Ad Block Ad Block
財經
2024-06-20 08:15:00

關稅措施加速車企出海 或提供長遠投資機會

分享:
關稅措施加速車企出海 或提供長遠投資機會

目前為止,上汽集團、比亞迪 和零跑汽車已宣布計劃在歐洲設立生產基地。(資料圖片)

上周三(612日)歐盟宣布,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74日起實施額外關稅,臨時關稅稅率最高為38.1%,稅率將會按照各企的受補貼程度及早前配合調查與否而有所不同。消息一出,令市場憂慮可能會有更多國家對從中國生產的汽車加徵關稅,令多間中國電動車車企股價一度下挫。

不過,一些券商覺得中國車企將以海外擴產應對關稅措施,反而會加速該等車企的全球生產布局。有投行認為儘管關稅上調可能會削弱中國製電動車出口到歐洲的盈利及價格競爭優勢,但相信中國車企仍可保持盈利,並仍然較歐洲車企更具價格競爭力。據該行所訪談的車企指,車企可能會考慮將平均銷售價格提高5%10%。雖然同一輛車出口的盈利可能會減半,但相信仍較國內銷售為高。該行指事件表明向歐盟出口廉價產能是不可持續的,預計中國車企將加速並認真考慮在歐洲建立產能來迴避關稅。直至目前為止,上汽集團、比亞迪 (1211)和零跑汽車 (9863)已經宣布計劃在歐洲設立生產基地,該行預計隨着上述車企繼續在全球市場擴張,將有更多的車企效仿。

另有認為關稅環境將持續惡化,可能導致中國車企在出口汽車到歐洲時出現虧損。若中國車企在歐洲生產並供應當地市場則可使每輛車的利潤維持在2萬至3萬元。目前比亞迪已計劃在匈牙利開設其首家歐洲車廠,目標於明年投產,此舉被視作其可持續性出海策略的一環。

誠如此前中國乘聯會秘書長崔東樹所言,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車發起反補貼調查,不會延緩中國車企在歐洲的投資計劃。相信中國企業在歐洲仍會堅定不移地穩定發展,融入本土市場,同時在歐洲建設電動汽車產業鏈,助力歐洲新能源發展。

Ad Block

筆者覺得中國電動車車企股價將會受到關稅措施影響以致略為波動,惟關稅措施將令中國車企的供應鏈更為多元化,加上長遠而言,電動車及智能汽車將會逐漸取代燃油汽車,其長遠增長前景不容忽視,故短期股價下挫,反而為長線投資者提供具吸引力的買入機會。實際上,有分析機構也曾指出,目前中國插電式油電混合車(PHEV)採用率正加速增長, 該趨勢可望蔓延至世界各地,這類電動車既保留汽油車便利性,又提供電動車駕駛體驗。若中國車企在電池和電動傳動系統持續創新,配合其成熟的供應鏈及充電設施持續發展,且插電式油電混合車價格競爭力亦持續提升,應可促使更多消費者過渡至電動車主導市場的未來。

Ad Block
請接受以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以示你同意am730內之私隱政策及免責聲明。了解更多
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