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有當上家庭治療師前,有幸跟陳載澧博士一起工作,當年在香港大學他負責統籌不同類型的通識課程,要讓學生有機會學習學術以外的其他知識。陳博士特別喜歡邀請不同界別的名人到港大講課,每年課程開始接受報名,便看到長長的人龍,可以說前無古人 後無來者。他的創意思維,一直在他所籌辦的課程中展現出來,到後來很多人也跟著他的方法去開辦類似的課程,但他已經開創先河,在當時卻一時無兩呢!
我還記得在籌辦課程的時候,要跟不同的講者開會,陳博士常常選擇酒店的咖啡室,環境安靜一點,讓聽力不好的他,較容易跟講者商討課程內容。 每次開會,一坐下來陳博士便跟我說:「Elaine,這裡的龍蝦很好味,你要不要試試?陣間開會你先開始說,我要先吃完香蕉船才加入討論。」雖然知道陳博士自掏腰包,在他的鼓勵下我還是不敢要一客龍蝦,然而他已經吃著他的香蕉船,他那吃得開心自在又滿足的樣子,還歷歷在目。
我也不知道陳博士真的貪吃,還是希望給予機會後輩學習怎樣跟不同的講者交流,但當中的過程所學習到的,真是終身受用。從他身上也啟發了我日後當上家庭治療師。
陳博士常常提醒我對任何人對學生,也要當他們是人,不要把工作變得公式化,更不要為貪方便以先進的科技作籍口,把人不當作是人。 當時也不太明白他的意思,但當上治療師卻令我體會他的說話,把人當作人看待,事實上也不是易事,至少你要學會照顧別人的感受,才可以知道怎樣才讓別人感覺自己是 人。 另一角度,也是治療師的核心思想,人性化的重要性,小如一張學生證,對陳博士來說也是人性化的一種表現,沒把人性化放入生活或工作上,我們不就是只可以麻木地生活下去嗎?
陳博士另一常說的話,就是無論那件事情已重複的做了多次,他說每次也要當是第一次的去做,這樣才可以以全新的心去發現容易被忽略的地方。這不也是跟家庭治療中常說的,無論各個家庭的面貌如何重複地展現出來,要以全新的想法去思考每個家庭的需要嗎?
陳博士退休後,還是跟我及一班同事、學生聯繫,他讓我們組織起來,每次跟他及陳太一起聚會,由午餐傾談差不多要到吃晚飯才不捨離開,每次的大合照,也會用心地用手機傳給我們,怕遺留了任何一個人,他這份心意當銘記於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