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6-08-22 12:00:00

EB病毒

分享:

EB病毒全名是 Epstein Barr Virus,屬「疱疹病毒」(human herpes virus) 一種,又稱「人類皰疹毒第四型」;香港有超過九成人曾受感染,大多沒有任何病徵,但個別情況可以致病。

EB病毒主要經唾液傳播,香港環境擠迫,幼兒早受感染,但一般沒有明顯病徵;而西方國家普遍較遲受感染,多屬年青人,亦較易引發明顯病狀,包括發燒不適,淋巴腺及肝脾臟脹大。EB病毒引致血液出現「異常淋巴球」(atypical lymphocyte),或會不小心誤以為是「白血病」(leukaemia)。驗血檢查EB病毒抗體及探測病毒基因,可確診EB病毒誘發「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nfectious mononucleosis),以免誤診。

EB病毒又與多種癌症有密切關係,尤其淋巴癌,包括非洲較多見的「伯基特淋巴癌」(Burkitt's lymphoma) 及西方國家常見的「何傑金氏淋巴癌」(Hodgkin lymphoma)。在亞洲地區,上述兩種淋巴癌皆屬少見。在華人社會,EB病毒卻與「鼻腔NK細胞淋巴癌」及「鼻咽癌」有極密切關係;癌細胞內定有EB病毒基因,甚至血液內也有病毒跡影。

目前仍未有有效藥物對付EB病毒,科學家正研究用免疫療法對付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