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星期,因為一宗嚴重舞台意外,讓市民關注頸椎問題及受傷的深遠影響。頸椎脊髓是中樞神經系統一部分,由脊椎保護,而脊椎由上而下分多個部分,當上方神經束受損,下方的功能也隨之受影響。頸椎第三及四節的內裡神經束負責控制呼吸功能,第五節起的下方脊椎神經則控制四肢等隨意肌功能。
人體共有七塊頸椎骨,而「上頸椎」就是第一、第二頸椎,是頸部最關鍵的位置,負責承托整個頭顱,所有頭頸活動亦與它有關。
上頸椎移位可由日常錯誤姿勢或突然拉扯頸部肌肉而形成。好像用錯誤姿勢使用電腦,頭和頸不自覺傾前;躺在床上看書看電視,令頸椎過分屈曲受力,又或乘車時打瞌睡,頭頸過分向前或向後傾,使肌肉拉緊,甚至突然急速煞車,頸部肌肉受到猛力拉扯,因而引發上頸椎移位。
另外,參與籃球、欖球、足球等經常發生碰撞的運動,或者瑜伽、跳水一類多作扭動頭頸的運動,要是不能掌握正確動作,亦有可能導致上頸椎移位。
上頸椎移位令周邊軟組織和血管受壓,患者除了感到頸梗膊痛、頭暈頭痛外,若情況持續惡化更會壓著神經線,令雙手無力及手部靈敏度減低,嚴重更可引致肌肉萎縮。
不少人或會將此問題與一般頸梗膊痛混淆,其實上頸椎移位,患者會感到痛楚源自上頸後方,並可能從「後尾枕」一直伸延至頭頂,甚至眼球、耳背、牙骹,如是者令咽喉肌肉緊實,造成吞嚥問題。而且上頸椎的神經線和血管接駁內耳和眼睛,當頸椎移位時會影響兩者互相傳遞訊號,令自律神經變差,出現耳鳴、重聽等聽覺障礙,亦會導致身體不平衡。
作者為註冊脊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