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11-23 12:30:00

傷口止血

分享:

人體有止血機制,為傷口止血;有三個階段,包括血管收縮及血小板凝聚,最後「凝血蛋白」(Clotting proteins) 發揮功能。

血管受創出血,最快的反應是血管收縮,迅速減少血液流失;血管收縮勝在夠快,乃第一道防線,缺點是不太穩定,有不足之處。

血管收縮有障礙,可導致流血難止現象,皮膚出現瘀青,但一般問題不太嚴重,因仍有血小板及凝固蛋白可補不足。

血管問題包括血管發炎(Vasculitis),類固醇治療(Steroids therapy)亦可能影響血管收縮的能力;還有青春期前後的荷爾蒙變化(Simple purpura)及長者軟組織退化(Senile purpura),亦可能影響止血功能。

「埃勒斯—當洛二氏症」(Ehlers-Danlos syndrome)屬先天性疾病,俗稱「鬆皮症」,又稱「橡皮人症」(Rubber man syndrome),「膠原蛋白」(Collagen protein)出現缺陷,主要影響患者的「結締組織」(Connective tissue)。其特徵乃皮膚和血管結構脆弱,導致傷口難愈;血管收縮有障礙,皮膚易出現瘀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