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第一天的夕陽與2013年最後一天的夕陽看上去並無不同。僅是一天之隔,卻有多少人狂歡未盡、宿醉未醒。特別的日子、特別的節目、特別的菜單、特別的禮物,如今都是營商的契機,同時也是一些人自我麻痹、逃避痛苦的契機。若不是決心在舊有的思考習慣行為習慣上切切實實改變,送給你連續100天元旦,你還是原來的你,你的悲劇還是會與你同在。
悲劇不看年齡。12歲小孩也可以表現得毫無生氣,總是一副懶洋洋的樣子,問答間,都是「不知道」或者「不在乎」,讀書不專心,待人接物也毫無禮儀可言,父母都不是這樣的人,雖然在處理孩子問題上時有爭執,卻畢竟是個溫暖的家庭。母親心急如焚,徹底拿他沒轍,因為只有在電腦網絡裡、當捧著手提電話玩弄時,才像是魂魄回家了。
這樣的小孩我想還不是少數。這樣的小孩像元旦的夕陽,剛開始,卻已經黯淡。小孩子沒有小孩子的活力,年輕人沒有年輕人的朝氣,何以如此?原因很簡單:不知道自己要甚麼。在我成長的年代,教育還算成功,讓我知道立志的重要,直到今天,我都經常為未來五年計劃。但當今新一代,甚麼都不怕,只怕辛苦,甚麼都不在乎,卻以為人人都會在乎他。這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上的三重失敗。
作者為執業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