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孩子的頭髮在忙亂中終於整理好,再由工人姐姐協助下,穿好芭蕾舞鞋,準備上課。外傭對7歲的小女孩照顧得無微不至,由換舞衣、整理頭髮、穿鞋,從她們之間的互動,看得出是很親密的。
當女孩子進入舞蹈室後, 外傭即從袋中取出一張VISA卡,為孩子交學費。有位年輕母親忍不住問:「是你的VISA卡嗎?為何你的僱主不給你支票或現金?」外傭卻一臉無奈地說:「阿ma’am(太太)沒有時間寫支票,使用VISA卡可以隨時付錢,有交易記錄,又不用怕唔見現金。」
那位母親說不出話來。隨後一位職員卻說:「很普遍的了,很多工人姐姐已經擁有VISA 卡,連我們發給家長的通告也是外傭簽字的,緊急聯絡人也是工人姐姐,我沒有見過小朋友的父母。」
外傭的VISA卡不單代表了協助處理日常生活,把孩子的生活一手包辦,它更代表了外傭已完完全全接管了家中的孩子,孩子的生活細節將成為孩子與外傭的親密回憶,從簡單的生活細節以至交學費簽通告,也由外傭代勞。孩子沒辦法感受到父母在他們生活中的參與及投入。同時,沒辦法從父母身上學習與外界社會的聯繫,孩子也只能從工人姐姐跟她的鄉里的談話中多學習待人接物。
如外傭所說,阿ma’am沒時間開支票簽通告,不敢想像孩子與父母之間是依靠甚麼來連結呢?是玩具?物質?學業?生活沒有了細節,說話沒有家常事,無怪乎孩子的說話也變得乏味、沒內容,生活中父母的角色也愈來愈淡化了。你願意以一張VISA卡交換與孩子的關係嗎?
Email: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