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普遍的傳統習俗,農曆新年期間都會一家大細四出「拜年」,大人細路一起探望不同的親戚朋友、互相祝願新一年有好的運氣等。然而,在小朋友眼中,這些突如其來的社交需要,可能會形成巨大的壓力。如何協助不是「社牛」的孩子適應拜年活動呢?
1. 減少對於未知的恐懼
- 事先介紹:提前告訴孩子即將拜訪的親戚朋友,簡單介紹他們的背景和與孩子的關係,減少對陌生人的恐懼。
- 預告行程:讓孩子了解拜年的行程安排,讓他們心中有數,減少不確定性帶來的焦慮。
2. 模擬恭賀情景,教導禮儀
- 角色扮演:在家中模擬拜年場景,讓孩子扮演不同角色,學習和練習恭賀新年的禮儀和問候語。
- 視頻學習:利用視頻示範,讓孩子直觀了解如何恭賀新年,增強他們的信心。
3. 提供可以進行的活動
- 準備小禮物:讓孩子準備一些簡單的小禮物,親手送給親戚朋友,增加互動和參與感。
- 互動遊戲:在拜年過程中,準備一些簡單的遊戲,讓孩子與其他小朋友一起玩,減少緊張感。
4. 注視孩子需要,增加誘因
- 觀察情緒:密切關注孩子的情緒變化,及時給予安撫和鼓勵。
- 設定獎勵:設立一些小獎勵,例如完成拜年後可以得到喜歡的玩具或點心,激勵孩子參與。
無論如何,直接避開這些活動不是一個好的選擇,我們應該教導孩子如何適應社交情景,從而將所學到的社交溝通技巧,應用於生活之中。性格不只是 「I」和「E」兩種,中間仍存在非常大的灰色地帶,我們應該因應需要而調節自己的社交適應性,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和群體生活。
祝大家事事順心!新年進步!
香港童協
www.hkca.c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