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1-12-03 04:30:00
日報

屏幕時間

分享:

Carmen在疫情前是一個內向的中學三年級學生,平常放學之後,跟其他女生一樣回家做功課,上補習班和興趣班,假日與家人一起行山和做運動,在家時每天上網1至2小時玩遊戲或看影片。因為疫情緣故要上網課和做網上功課,連補習和興趣班都轉為虛擬授課,餘下時間也多在網上度過,運動和戶外活動更加是完全停頓,平均一天有8至10小時跟屏幕一起生活。

雖然今個學年已經回復到實體上課,功課量還沒有之前的多,但家人留意到Carmen的情緒起伏大,容易因為些少事情便會變得煩躁,睡眠時間減少,學習動力和成績有下滑的趨勢。老師也發現Carmen常欠交功課,上課也沒有疫情前般專注;周末和周日都留在房間上網,不願意外出。

中國華東師範大學體育與健康學院在2020年發表了一個有關屏幕時間、運動和精神健康的研究,對象是全中國7,200多位13至18歲的青少年,當中有超過兩成(21.4%)發現情緒徵狀,男性有22.1%而女性為20.6%。情緒問題影響最小的組別都有恆常運動及控制上網時間,當中每日運動半小時及上網時間少於兩小時的青少年,最少發現情緒問題;相反屏幕時間超過兩小時(OR=1.38,p<0.001)及運動少於每日半小時(OR=1.62,p<0.001),跟情緒問題有直接關係。研究人員建議每日運動半小時至一小時,屏幕時間少於兩小時,對保持情緒健康有正面作用。

筆者今個學年也發現診所個案也有類近的情況,希望疫情能夠盡快受控,全世界學生和家庭都能夠回到疫情前的正常生活。

屏幕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