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復常的挑戰
MB是一個本地小學五年級學生,本身已經不太集中的他,疫情中網上學習更加引發嚴重問題。他沒辦法完成指定工作,又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玩樂,睡眠質素和時間都大打折扣,情緒波動和容易發脾氣,爭拗大多數都與上網及睡眠有關,嚴重的甚至和父母出現肢體碰撞,幸好沒有出現嚴重受傷。但家庭關係已經大不如前,親子溝通減少,不時還有輕微的對立狀態,復常後學校回復全日授課,加上今年要參加呈分試,學習氣氛變得緊張,兩年疫情學習也沒有想像中理想,MB的成績和學習動力倒退,應付呈分試變成今年的大挑戰。
因為重複的情緒波動和肢體衝突,學校建議家長安排為MB作精神健康評估。最終發現他有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和輕度焦慮,要接受複合治療(藥物和心理行為治療),同時也要減少每日使用電子產品的時間,特別是在睡前;而家長在管教模式和技巧上也要因應子女的成長而有所提升,盡量避免單向溝通。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MB的情緒和學習進度都有改善,在剛過去的統一測驗,成績較學期初有明顯進步,而MB也因為加入了籃球隊而減少使用電子產品。
有醫學研究指出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患者比同齡人士較容易出現上網成癮,特別是和遊戲相關的使用,治療後多有正面幫助。
疫情三年,對現今的中小學生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而疫情過後,還有很多相關的後續問題要盡快處理,希望各學童能夠積極面對挑戰,為未知的將來打好學習和成長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