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關節為全身最靈活的球窩關節,是上肢與軀幹連接的部分,由肩胛骨、鎖骨、肱骨、關節囊以及許多韌帶、肌肉、神經等構成。肩關節表面上是一個關節,實際上是由六個關節組成,分為肩肱關節、盂肱關節、肩鎖關節、胸鎖關節、喙鎖關節、肩胛胸壁間關節。可做屈、伸、外展、內收、外旋、內旋、環轉運動等。由於肩關節構成複雜,活動多樣,必然會形成肩部很多疾病,最常見的是肩部疼痛。
中醫認為肩部疼痛原因很多,既有實邪,也有虛邪,也有虛實夾雜。實邪多由風、寒、濕、熱、淤血、痰濁等阻滯經脈,不通則痛;虛邪多由氣血不足,肩部失養所致。手太陰肺經、手陽明大腸經、手少陰心經、手太陽小腸經、手厥陰心包經、手少陽三焦經均從肩部通過,每條經脈經過的路線不一樣,每條經絡所連接的臟腑也不同,相應的脈絡、經筋、皮部等都有各自的範圍。根據「經脈所過,主治所及」理論,在臨床上可以根據疼痛所在的具體部位仔細觀察、分析疼痛具體歸屬哪一條經脈,使用針灸的方法辨證取穴治療肩部疼痛。具體選穴有很多種方法,如在肩部局部痛點部位的經絡循行穴位選穴;急性疼痛選用郤穴、輸穴;伴有熱痛可以選用滎穴;伴有喘、咳、寒、熱可以選用經穴;出現六腑疾病可以選用合穴等。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如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再作相應選擇為宜。)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臨床部一級講師周忠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