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房顫動屬於退化性病症,數字顯示,在年過80歲的人士中,有約一成人患有此症。或許你會認為心跳時快時慢,不會對你造成嚴重影響,事實上,若心房跳動不規律,會減低心臟泵出血液的流量,使心臟出現血凝塊,一旦血凝塊流進腦部,便會導致中風。研究顯示,房顫患者的中風機會較一般人高3至5倍。
治療心房顫動的藥物可分為兩種,包括用以控制心跳速度或韻律的藥物。控制心跳速度的藥物的目的是減慢心跳,但由於心跳韻律仍未受控,故仍有機會出現血凝塊。至於控制心律的藥物,則有助穩定心房的電流,以預防心房纖顫發作。過往,醫生會處方傳統薄血藥如華法林,可有效減低中風機會的藥物,但服用華法林的患者需定期驗血和調校劑量,同時又要戒口,禁吃維他命K高的食物(尤其是深綠色蔬菜)、藥物及中藥,令不少患者感到十分不便。
近年,醫學界引進新一代薄血藥,同具傳統藥物的療效,好處是毋須經常驗血及調校劑量,亦暫時未有發現與食物及中藥有嚴重相沖問題。針對一些十分嚴重的個案,醫生或會為患者進行導管消融術,於患者左心房內肺動脈出入口以射頻能量作消融,築起「防波堤」,阻擋不尋常電波進入心房,改善病情,成功率可達八成。
作者為心臟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