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社會各界對不同年齡人士的情緒健康更為關注,舉例,過往普遍只被視為兒童情緒病的專注力不足/過度活躍症(ADHD),臨床上成人個案的數量,亦不在少數。隨著醫學界對於成人ADHD的病理、臨床徵狀等的掌握日深,早前亦「與時並進」地,更新了此症的診斷標準。
根據2013年5月最新修訂的《精神疾病診斷與統計手冊》第5版(DSM-5),成人的專注力不足及過動徵狀的數目,只要有各5項(而非兒童青少年的各6項),已可被診斷為患上成人ADHD,需及早接受治療。在手冊中描述的每一項專注力不足/過動徵狀,除了會以一個兒童例子作輔助說明外,亦加入一個成人例子。此外,ADHD被置於「神經發展疾患」一章,反映了目前認為ADHD與大腦發展有關聯的看法。
說回實際情況,現時不少成人因受本身的組織力與專注力不足的問題困擾,主動求醫,結果被確診患上成人ADHD。許多患者回想在兒童及青少年階段,有關徵狀已經對他們的學業或人際關係造成影響,然而當時社會整體對有關情緒病的認識並不如現時,許多兒童ADHD個案,最終只被視為「頑皮」、「反叛」,令病情一直持續至成人階段。隨著社會進步,希望大家對自己及身邊人的情緒健康,多加留意。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