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45至55歲之間,由於下丘腦-垂體-性腺軸改變,卵巢功能逐漸下降,以致周期性的雌激素及孕激素愈來愈少,影響子宮內膜周期性的增厚、剝落及出血,月經周期變得不規則,時早時遲,經量時多時少,直至月經不來;除了月經出現紊亂外,還出現潮熱汗出、心悸、頭痛、眩暈、失眠以及肥胖等更年期症狀。
中醫認為腎虛為致病之本,同時涉及心、肝、脾等臟及衝任二脈。《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曰:「年四十而陰氣自半也,起居衰矣」。女性過了40歲,腎氣漸衰,天癸漸竭,衝任二脈逐漸虧虛,月經將斷而至絕經,在此生理轉折時期,由於受到工作壓力、家庭以及社會因素的影響,很容易導致腎陰陽嚴重失調而產生多種症狀。
針刺主要通過刺激氣海、三陰交、肝俞、脾俞、腎俞等穴位進行治療,如果恐懼針刺疼痛的患者,可以選用腹針、耳穴貼壓、艾灸等無痛治療的方法。
有研究顯示針灸治療更年期患者,其雌激素水平較治療前明顯升高,而且通過穴位的搭配起到調節植物神經功能作用,從而改善潮熱、盜汗、睡眠、精神狀態、肥胖等症狀。
保持良好的心態,適當進行體育鍛煉,維持穩定的生活節奏,對於順利過渡更年期也非常重要。
(以上資料只供參考,若有疑問,請諮詢註冊中醫師。)
作者為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教學科研部首席講師李紅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