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5-02-19 12:30:00

機械臂輔助換骹:助你一臂,完勝人手?

分享:
機械臂輔助換骹

陳伯患有晚期退化性膝關節炎,日常生活深受膝痛困擾。原本他在公立醫院內正輪侯全膝關節置換術,但因為遙遙無期,所以他的兒女帶他向私家骨科醫生A求診。醫生A建議他接受新式機械臂輔助換骹,以提高手術精準度,但由於費用略貴,故此他們再向骨科醫生B尋求第二意見,而醫生B卻認為傳統換骹方式較適合他。

然而,陳伯有所不知的是,醫生A和B本身相熟,這天更在手術室的茶水間內相遇,邊喝茶邊閒聊。

A:「依家係AI年代,做手術當然要與時並進啦!傳統換骹,醫生用手提電鋸切除損壞嘅關節面,然後安裝金屬假體,精準度全靠醫生嘅經驗同技術。但有咗機械臂輔助,術前先做電腦掃描,建立3D關節模型,就可以預先計劃好假體嘅尺寸同植入嘅位置。而做手術時,機械臂鋸會設定喺安全範圍內截骨,萬一超出範圍就自動停止,將周邊軟組織受損嘅風險減至最低。有咁好嘅技術,點解你咁少用嘅?」

B:「你講嘅嘢,我絕對認同,而我間中都有用機械臂輔助換骹㗎!尤其係對於年輕嘅關節退化患者,如果本身骨質密度正常,想植入更耐用嘅生物型關節假體,等骨骼細胞同假體融合,唔使靠骨水泥嚟固定關節,就真係需要用到機械臂嚟精準啲截骨。但我始終覺得,機械臂仲需要更多研究數據,去證實佢『完勝』傳統人手技術。加上機械臂嘅成本仍然偏貴,最終都係會轉嫁落病人身上。」

A:「貴就貴咗啲,但一分錢一分貨嘛!最近我睇到網上一則笑話,因為係用簡體字寫,所以應該係內地人作嘅:話說有個病人走去做手術,醫生收咗佢一萬蚊人仔。但當病人得知,植入嘅金屬,成本只係一百蚊嘅時候,佢就走去同個內地醫生理論,質問點解收貴佢一百倍。點知個醫生同佢講,手術費有99%係醫生多年嘅資歷同經驗,成本只係佔1%。佢聽完之後就無語了!當然喺香港做換骹手術,植入嘅人工關節,起碼佔醫生手術費嘅四成,都未計生產機械臂嘅醫療公司,本身有研發成本同專利!」

adblk7
adblk8

B:「話就話醫療技術推陳出新,但新技術嘅臨床效果,係咪比舊嘅好好多,符合成本效益,真係有商榷餘地。講起機械臂,最近有醫學系統性文獻回顧就發現,機械臂輔助換膝關節,對糾正下肢變形,的確較傳統手術更理想。但喺功能上嘅評分,例如痛楚程度嘅減少,活動能力嘅改善,同術後併發症嘅百分率,兩者就冇統計學上嘅明顯分別。你聽過經濟學嘅邊際效用遞減理論未?用比喻嚟講,假設傳統換骹有90分,用埋機械臂就可以攞到95分,但要攞多5分,就需要投入更多成本啦!」

A:「你有你嘅道理嘅⋯⋯不過如果出咗部最新型號嘅手機,就算硬件同軟件功能多到用唔盡,但係買得起嘅你,都會心思思想換機啩?」

B:「俾你發現我仲用緊iPhone 8添!但估唔到佢咁襟用,當然同人工關節,有成20至30年壽命冇得fight啦!」

此時手術室廣播:「病人陳伯已進入6號房,請醫生前來預備手術。」到底陳伯及其家人,最終選擇了傳統換骹(B餐),還是用機械臂(A餐)來助他一臂?

作者為骨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