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易面部分布圖:額部屬心;左頰屬肝;右頰屬肺,中央屬脾,下巴屬腎。
暗瘡,大多數形態都是紅腫含膿,或伴有瘙癢刺痛感。大多數人對付暗瘡都會採取全方位治療,飲涼茶、搽暗瘡膏等方法內外夾攻。但中醫角度,暗瘡生成的位置,反映對應的內臟失調,若能夠針對清解特定臟腑的熱毒,勢必事半功倍。
根據上圖可見,額部的痤瘡多屬心火,可使用10克燈芯草煮茶飲;眉心及鼻部屬脾,發於這個位置的痤瘡多因於胃火,西瓜是強效清熱降胃火的佳品;左面頰屬肝,輕度痤瘡可使用10至15克菊花煮茶飲,重則可烹煮15克夏枯草或白花蛇舌草清肝瀉火;右面頰屬肺,肺熱痤瘡較常使用金銀花和牛蒡清熱,可各使用15至20克;下巴的位置,除了屬腎外,亦包括其他下腹部的熱毒,如:大小腸、子宮等,腎臟甚少有實火證,因此大多數下巴的痤瘡都是由於腸臟濕熱或經前子宮內熱引起,可使用茵陳、土茯苓、車前子等針對下焦濕熱的藥材。
以上食材有清熱解毒的功效,能針對不同臟腑的實熱證,但假如痤瘍只見紅腫而無膿頭,就有可能屬於陰虛內熱證,忌使用清熱之品。如有懷疑應諮詢家庭醫師,切忌自行胡亂用藥。
作者為註冊中醫師陳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