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氣雖然轉涼,感覺還是十分翳侷。等車時看見患有濕疹的小孩不斷痛苦地抓手腳關節等痕癢部位,使我尤感心痛。小孩的濕疹如果處理不妥,會增加他們患上鼻敏感、哮喘的機會,皮膚的痕癢更使其輾轉反側也未能入睡,故妥善治療濕疹決為重要。
濕疹是一種因遺傳所致、會長期反覆出現的皮膚病,不論成年人或嬰孩也有機會患上。
嬰孩期的濕疹常在一至六個月大時病發,及後的兩至三年可能使他們面部、身體、四肢等出現含膿或已硬化的紅疹;兒童期的濕疹則在四至十歲時病發,此時的患處會對稱地出現在左右手腳的腕部、踭部和關節面等部位;在此以後出現的成年期濕疹,則集中於頸部和手腳關節等位置反覆復發。
濕疹患者的皮膚會出現敏感反應,乃是由於皮膚表層缺乏蛋白質,使真皮層內的免疫細胞直接與外面環境接觸,因此,在日常生活裏避免敏感原刺激皮膚至關重要。
首先,家長應先棄用化學物品清潔家居,而就衣物方面,小孩應避免穿著以真或仿羊毛製成的衣物,家長亦應確保平日使用的洗衣粉/衣物柔順劑不會殘留於衣服上。
至於日常清潔方面,一般而言小孩每天洗澡十分鐘便已足夠;小孩的指甲要經常修剪以除去污垢,避免他們抓破自己皮膚造成感染;家長亦可考慮僅在他們手腳板、腋下和下體等容易聚集細菌的部位使用一些性質溫和的沐浴露,其他部位只用微溫的清水作清潔,以全面避免刺激小孩皮膚。
此外,由於乾燥的環境會令小孩皮膚痕癢,家長可經常為孩子塗抹一些由醫生處方、不會刺激皮膚的潤膚膏以滋潤寶寶的肌膚。同時,由於熱天時大汗淋漓也會令小孩皮膚痕癢,家長應每隔一段時間便輕輕印乾他們皮膚上的汗,以保持身體的乾爽舒適。
除了避免刺激皮膚外,家長可嘗試找出刺激寶寶皮膚的致敏原,可是,基於敏感測試對濕疹管理於過去未曾奏效,多數醫學指引並不建議家長花費進行。相反,如若家長懷疑嬰孩對食物敏感,醫生通常亦會為其進行一個維期八週、以經處理的蛋白質取代牛奶或奶粉的測試。在營養師的指示下,以母乳餵哺的媽媽亦可以用「調節膳食」的方法作同等測試。若測試結果呈陽性,嬰孩便可透過戒食,取代某種食品減輕濕疹的情況。
如有任何疑問,請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醫生爸爸: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