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13-11-11 06:25:00

牛皮癬與關節炎煩惱

分享:

年近40的Johnson,數年前因右足關節不適,找跌打師傅「推骨」時,被告之患上「痛風」,此後便一直在坊間購買聲稱治療痛風的藥物使用,但一直效果不彰,最近因走路時關節感疼痛無力,終正式向醫生求診,經檢查後,卻發現他患的並非痛風,而是「牛皮癬關節炎」問題。

醫生向Johnson解釋,臨床上約10至15%的牛皮癬患者因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錯誤攻擊自身關節細胞,導致持續的關節炎現象。

一直以來,這些因免疫系統問題,引起皮膚病徵並波及關節健康的疾病,例如類風濕性關節炎、皮肌炎,以至紅斑狼瘡症及牛皮癬關節炎等,患者需同時應付兩類性質相異的病徵,部分如治療牛皮癬關節炎的常用藥物(如口服藥物「喋呤」等),雖有一定治療效果,但所引起的副作用較明顯,亦可影響肝臟功能。

牛皮癬關節炎隨著病情惡化,患者的細小關節亦可能受波及,令他們連扭毛巾、開門或扣衫鈕等簡單動作,亦變得難以應付。

現時在處理這些牛皮癬關節病變個案時,醫生可按情況,選擇使用一些療效較為全面的系統性治療,例如針對TNF-α抗腫瘤壞死因子的生物製劑類型等,可同時改善患者的皮膚以及關節病徵,在部分個案中,患者使用這類生物製劑後,關節病徵改善速度,甚至較皮膚徵狀為快,某程度上亦是「不幸中的大幸」。

作者為皮膚科專科醫生

adblk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