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矯視手術可助病人擺脫眼鏡和隱形眼鏡,是不少愛美一族、喜歡做運動或者追求方便人士的選擇。隨着儀器和技術的發展,手術的安全性和準確程度大大提升;也因為知識累積和經驗增多,醫生可透過手術前檢查更清楚哪些人適合接受手術,減低嚴重手術併發症和後遺症的風險。
手術風險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短暫但常見、較輕微的不適,如眼乾、眩光、或晚上容易於燈光周邊看見光環,這類型的不適於手術後頭三個月較普遍,但大部分會隨時間有所改善。眼乾主要因為手術切割對角膜神經造成暫時性損傷,減低眼睛自我調節分泌淚液的能力,可以定時滴人工淚水作滋潤,減輕不適。至於第二類風險,則較為嚴重但罕見,包括細菌感染、角膜霧化和角膜變形。細菌感染或導致角膜潰瘍,需要及早以抗生素治療,如果留下疤痕,可能影響視力。而角膜變形,則可能在接受手術幾年後才出現,主要表徵為誇張的度數反彈,如數百度的近視或散光,角膜厚度持續變薄,影響視力。一般來說,矯正的度數愈高,風險便愈高,度數回彈的可能性也愈大。如果度數很深,角膜厚度一般,醫生會建議用角膜膠原交聯等新技術鞏固角膜,減少手術後度數反彈、角膜變形。
需要明白,在年輕時進行矯視手術並不能預防老花,隨着年紀增長,病人踏入中年後依然需要配戴老花眼鏡輔助近視力。另外,矯視手術主要是在角膜上糾正患者的屈光不正,並不能減低深近視病人因眼球過長而帶來的視網膜、黃斑點、青光眼、白內障等問題,因此接受矯視手術後病人仍需每年進行全面眼科檢查,保障眼睛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