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齒排列不齊容易令食物殘留、刷牙時難以清潔,和引致口氣問題,從而增加患上牙周病及蛀牙風險,甚至影響其他牙科治療,例如補牙、鑲牙或種牙。而「倒及牙」在亞洲人中尤其常見,一般來說,前上牙應咬在前下牙的前面,覆蓋下門牙三分一的長度。而當前排牙齒有開咬和咬合過深的情況會導致不良後果,應正視及查詢箍牙的需要。
箍牙的治療時間是根據每位病人的牙齒問題、其咬合不正嚴重性及治療情況而各有差異。大多數病人約需兩年完成治療。箍牙初期或有牙齒不適、口腔磨損或出現痱滋。約5至7天便可適應。而現今矯齒科技日新月異,較十數年前改良不少。箍牙物料也較精細美觀,鋼線更有彈性和柔軟,令不適感及牙腳萎縮的風險大大減低,所以嚴重不適並不常見。
傳統金屬箍會較易殘留食物渣滓,刷牙及清潔時間理應加強。如殘留太多食物渣滓會導致牙菌膜和牙石的形成,增加牙周病和蛀牙的風險,甚至影響牙齒的理想移動與增長治療時間。如細菌孳生情況加劇,會令治療更複雜和漫長,更可能要終止治療去控制情況。若擔心清潔及金屬箍外觀,可考慮可拆式隱形牙箍,該類可於刷牙及進食前除下。
以免被一些網上錯誤訊息及觀念影響,矯正治療及風險應先諮詢牙醫專業意見。箍牙前,口腔衛生應在理想程度。箍牙治療時,需牙醫定期檢查去降低上文提及的風險。拆除牙箍後亦要定期複診,檢查穩定器,降低牙齒倒退及走位情況。
坊間有不少自助式牙箍及自行網購相關材料箍牙,不但未能達到矯正牙齒的目的,更可能引起健康風險,市民應理性判斷。同時建議兒童於7歲時便可接受牙齒矯正評估,有咬合不正問題時,可及早發現並接受早期治療,以減低日後所需的較複雜治療。
作者為香港大學牙醫學院牙醫碩士(矯齒學與牙頜面矯形學)學生程詩蒂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