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618936217_N5.jpg?itok=gVkw7oom×tamp=1739397130)
求診人是素食者,經常腹脹、噯氣、屁多,他自己知道原因是進食了太多豆類。
「既然知道,就不要再食太多。」
「可是……」素食者「素食除了豆類,沒甚麼好食?」
這個世界的食物,不是葷就是素,即是話,素食佔了飲食半邊天,怎會只是豆類呢?
為了驗證自己的說話,回到家裏,打開冰箱,拼湊了一些材料,煮了鍋素菜湯:蘿蔔海茸香蕈湯。
材料:白蘿蔔一根、海茸100克、香蕈15克、黑棗3個、陳皮一角、全蔥兩株。
海茸對香港人來說,有點陌生,甚至連廚師也說未聽過。但這種食物在台灣卻非常常見。台灣有類似香港兩餸飯的餐廳便當中的,常見菜式「電話線」就是醬油炆海茸。
食客對海茸的評價,通常都很兩極。海茸吃起來口感軟彈,有點像動物的筋肉,但咬下去又沒有預期的韌,而且帶有來自海洋的腥味,認為難吃的人,可能是因為他們對海茸味道及質感有錯誤的期望,期望落差了,就會覺得古怪及難食。
如果食客一早知道,海茸是來自深海的藻類,類似海帶食物,那麼他們便會覺得「原來健康食物,也可以這麼美味。」
這湯將香蔥用油爆香後,加入蘿蔔湯中,令整鍋湯的香味大大提升,這是小時候從家中老廚娘珠蘭姨那裡學來的。
味道就是回憶,每次聞到油炸青蔥混合蘿蔔湯的香味,都會憶起珠蘭姨。
中醫博士,社區醫師,著有《中醫師教你的103道家常湯。茶療》Facebook:李醫師的診聊室;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