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Facebook的人一般明白甚麼叫「孤獨」,可是對「菇毒」就未必十分了解,這次柴醫會和大家討論「菇」,最近有市民隨便採集山邊野菇,回家進食後中毒,這很有神農嘗百草的科學精神,可是經新聞報道後,全港市民一般認為這是「戇居」。目前全世界可以被稱為「菇」的真菌有一萬兩千種,其中已知可食用的菇類約有兩千多種,這兩千多種當中,又有八十餘種可以人工方法栽培。這意味甚麼?就是還有兩萬多種野菇未被確認,無法知其毒性。所以就算是菇專家,也不會亂在山邊摘菇來食,分分鐘還會摘了稀有品種,觸犯漁農處的採摘法律,所以我呼籲大家,切勿以身試法。
香港人熱愛生命,潛意識或是怕死,所以喜歡吃保健品,比較有名的菇類與藥用真菌市場裡,食用菇類以北菇(香菇)為最大種,藥用則以冬蟲夏草(菌絲體)與靈芝(菌絲體與子實體)、姬松茸(菌絲體與子實體)佔主要市場。我們聽慣聽熟的菇有香菇、金針菇、洋菇、黑木耳、銀耳,這些舊有傳統菇類受到一些新興的菇類出現在市場上的影響,銷售都呈下滑。新興菇類有杏鮑菇、猴頭菇、雞菇、珍珠菇、白靈菇等等,但是否一定新菇就不如舊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