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2020-06-26 04:30:00
日報

解構乾眼症 缺水定缺油?(下)

分享:

乾眼症可謂一種都市病,很多人都面對著眼睛乾澀不適的困擾,根據筆者與奧比斯2018年的網上調查發現,超過一半填寫網上問卷的受訪者表示自己有乾眼症的症狀。然而,不少乾眼症病人即使用過多款眼藥水,仍未能紓緩眼乾問題,甚至「愈滴愈乾」。因此,要有效治療乾眼症,必先了解乾眼症的病因。

一般來說,眼乾症可歸納為「淚水分泌不足」及「淚液過度揮發」兩大類。「淚水分泌不足」,即「缺水型」,主要是因年紀增長、淚腺老化、荷爾蒙改變,如女士踏入更年期之後,淚水分泌減少;而長時間使用隱形眼鏡、曾接受眼科手術,特別是激光矯視手術,淚水分泌會較少。此外,一些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柏金遜症、風濕免疫病如類風濕關節炎、紅斑狼瘡症、乾燥綜合症、甲狀腺疾病等,以及口服藥物(血壓藥、感冒藥、鎮定劑、安眠藥)或眼藥水(青光眼藥水、含防腐劑藥水)都會影響淚水分泌。至於「淚液過度揮發」,大部分為「缺油型」,主要因為瞼板腺功能障礙(Meibomian Gland Dysfunction, MGD),簡單來說,即是眼皮油脂腺阻塞,導致表面油脂層失效而加速淚水的揮發,研究顯示約六至八成乾眼症病人有缺油問題。另外,長時間過度用眼、專心於手機電腦而減少眨眼次數,處於冷氣空調的乾燥環境,也會加速淚水蒸發,造成亁眼。當然也有不少病人屬於混合類型,既缺水又缺油。要判別乾眼症的類型,醫生會先了解患者病徵和生活習慣,再根據臨床檢查診斷乾眼症。然而,眼乾症成因複雜,互為影響,臨床指標有時往往跟患者症狀不成正比,因此要準確診斷眼乾症並不如想像中簡單,下期再談乾眼症的診斷與評估。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