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說生命如花,所謂「花落花開自有時」,「死亡」作為人生注定的終點,在傳統文化影響下,卻往往成為禁忌的話題。在香港,青少年面對死亡多呈現焦慮、恐懼、害怕等情緒,面對「自殺」等生命倫理問題則傾向迴避。
親人朋友的離開,對許多青少年來說是陌生而充滿未知因素的。將他們完全排除在相關問題的家庭討論中,反而會增加其孤獨感,使他們認為自己不被家人接納和信賴。與其避而不談或隱瞞欺騙,家庭教育應幫助子女一步步接受事實,讓他們意識到死亡是普遍和不可逆轉的,藉此機會練習道別、培養同理心、調整和重建生活目標。同時,家長需增加陪伴和關注,引導孩子表達負面情緒,讓青少年感受自己的情緒獲得接納,從而重新建立安全感。
香港生死學協會倡議:「從死看生,活好當下。」青少年愈理解死亡,愈能夠從容面對生活中的困難與壓力。惟有以教育的觀點,打破過時的觀念,鼓勵年輕一代公開探討死亡,正視這一話題,才能真正幫助他們思考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在面對失意和分離時更加勇敢坦然。社會各界應提高對於青少年「死亡教育」的重視。學校可透過小組討論和網上交流,為學生「公開討論死亡議題」提供平台,鼓勵他們向有需要的朋輩伸出援手,從而幫助青少年正確理解死亡的概念,學會如何處理自己或身邊朋友的情緒問題。
作者為港大醫學院臨床醫學學院家庭醫學及基層醫療學系首席臨床講師林大邦醫生、博士研究生陳詩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