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和身體健康情況不可分割,持續運動有助身心健康是常識吧!不同種類的運動適合不同人士,跑步對於長者或有關節病患者不是個好選擇,反而太極或瑜伽比較適合,但我們要做多少運動才能對身體,特別是腦部有好處?
![(iStock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28396984_wG.jpg?itok=mXAOV1Iz×tamp=1739059537)
(iStock圖片)
今年5月尾,有大型研究發表了相關的資訊,研究對象超過一萬一千多人,平均年齡為73歲,六成為健康的長者,四分之一個案患有早期認知障礙,尚有25%患有腦退化症。
研究員把有運動習慣的一組和沒有運動的一組作比較,如果6個月內運動時間平均在34小時左右的話,他們的認知能力和記憶力沒有大改變,但是如果總運動時間增加至52小時的話,腦部功能便能有明顯改善。
另外有關腦部生理指標研究指出,腦退化病患者的腦部變化可能在病發前10至20年已經出現改變。
因此,愈早養成運動習慣,對腦部運作改善應該愈有效,更可能是預防腦退化最有效的方法。而美國心臟協會、美國運動醫學學院和美國衛生部門都建議,每星期要有150分鐘中等強度的帶氧運動,來保持身心和腦部健康。
作者為精神科專科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