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12331720_Xt.jpg?itok=O0wGxNjF×tamp=1739060752)
導演入江悠改編2012年的韓國電影《殺人告白》,保留了中段橋段大逆轉,特別扣人心弦,所以寫這篇評論也要份外小心,希望不會「穿橋」。
故事講述曾根崎雅人(藤原龍也飾)突然在媒體高調現身,自稱是22年前一系列未曾破案的兇殺案兇手,他計劃推出自傳,詳述犯案經過,轟動日本社會,傳媒覺得事件「有趣」,不理會受害者家屬的感受,不斷報道,令曾根崎成為紅人,賺到全國目光及版稅收入,成為風頭躉。
鑑於日本法例的刑事案件追溯時限,曾根崎所干犯的案件已經剛過了有效起訴期,警方亦無可奈何;對於22年前調查案件的刑警牧村航(伊藤英明飾),心裡更不好受,他曾經很接近破案邊緣,近距離與疑犯糾纏,並被他以刀割傷嘴部。
高調的曾根崎挑釁牧村航,聲稱因起訴期限早已屆滿,唯有用另類方式向受害者家屬「謝罪」。如此乖張行徑居然瘋魔全國,引來大批粉絲朝聖。牧村航其後應邀與曾根崎亮相電視節目對質,竟發現出人意表的真相……
諷刺傳媒欠道德操守
與韓國版本相比,本片的內容相似,不過改動兇手犯案的形式,及因應日本的法例而改動了案件起訴期(22年),片中亦有交代日本現在已經廢除重大案件的起訴期限法例,但編劇弔詭地將案發時間定在新法例規定的追溯期之前。
除了「起訴期」是本片的關鍵,導演也諷刺傳媒欠缺道德操守,只著眼娛樂性及盈利,民眾把殺人犯捧成偶像亦是毫無同理心,片中的刑警牧村受到無比的困擾,他失蹤多年的妹妹也懷疑被曾根崎殺害,面對受害者家屬的憤怒,有人甚至僱用殺手對付曾根崎,牧村基於警察職守,反過來要保護他,當中的矛盾更深,也直接令牧村與曾根崎的關係更加複雜。
導演處理具層次感
藤原龍也繼《死亡筆記》後,再演繹具爭議性的角色,演技非常出色,他愈是表現謙卑,向受害者家屬真誠道歉,便令觀眾更加憤慨,更顯事件的荒謬。
導演入江悠處理這個故事亦甚有層次感,前半部先建立兩位主角的矛盾,以及描述因兇手現身帶來的社會怪現象,中段帶出愛出風頭,又自認很有公信力,言論公正的電視節目主持人,安排兩人在節目中公開對質,牧村一心要撕破曾根崎的虛偽而答應出席,然後劇情再轉入更加峰迴路轉的下半部,唯一可以挑剔的是,結尾完得太突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