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酒精對大部分人來說都是生活不可或缺的東西,我們需要酒精來放鬆神經,令聚會聯誼時,大家能夠放下拘謹,盡情交流。《乾杯!日本清酒最高》帶出日本清酒文化,讓它面向國際,令更多人知道它的吸引力。
在日本,一個如此著重本土文化的地方,當然對酒亦有非常講究的要求。他們一直致力釀製各式各樣的美酒,清酒是最常見的一種,當中有不同釀法。大部分日本人,辛勞工作一整天後,與三五知己小酌幾杯時,都會選擇清酒佐以佳餚,不但沒有將食物的味道蓋過,更能作清新口腔之用,令下一口美食的鮮味更明顯;而且,清酒冷熱均可,同一支酒,如果以不同溫度來喝,感覺亦截然不同。
這部紀錄片展現清酒的濃厚質感,表面看似透明清澈、毫無懸念的一口液體,內裡研製的心血卻是外人難以想像的繁複與講究。日本人以非常認真的心態去對待所有事情,近年不斷有不同紀錄片拍出日本飲食文化,包括《壽司之神》、《潮拜築地:魚味無窮》等,這些作品不但突顯日本的飲食文化之講究程度,還突出了日本人認真看待所有事的細心。
精神才是最高
《乾杯》除了強調一絲不苟的日本精神外,片中主要受訪的3個人中,有兩人是外國人,分別是Philip Harper與、John Gauntner。Philip在英國出生,但已正式移民日本,除了有為清酒撰寫書籍,他更是位釀酒師,希望在清酒發酵過程中不加酵素,令它感覺更天然;但此舉要賠上的工夫相當多,而且時間比較長。但這個做法的確令曾一度陷入危機的清酒銷情得到正面改變。Philip對清酒的愛不比日本人少,他看得到清酒的內涵,令他覺得,清酒比葡萄紅酒、白酒或威士忌更吸引。
John則是長居日本的清酒專家,撰寫過5本關於清酒的書籍,在他眼中,清酒值得研究的地方相當多。他們看待清酒的情感,就像其他男人看待心儀的對象一樣,談到清酒,眼睛會發亮的;而第3位受訪者是日本人,經過311地震後,他學習如何好好繼承父業,做好品牌。
堅持夢想的光芒
入場前以為此片主要在看清酒,其實是看主角們對清酒的迷戀,還有就是,看著他們如何為了將清酒發揚光大而費神,亦是他們的事業奮鬥史。那種堅持、努力不懈、不停探索,是他們找到一生最值得做的事情後所引發的力量,這是他們迷戀清酒的血淚史。在短短90分鐘的電影中,觀眾看到的不止是清酒,而是看到,當人遇到他生命中最感興趣的事後,一直堅持成就夢想的光芒和力量。他們希望能夠將自己認為美好的事分享給全世界人。
做生意當然是希望賺錢,但戲中3位主要受訪者對清酒的追求,已遠超於「生意」的層面,這種執著的追求精神,值得港人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