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
2022-07-30 09:00:00

《伊朗式審判》女導演自編自導自演寫社會不公義

分享:
由女導演自編自導自演的《伊朗式審判》,道盡寫社會不公義。

伊朗這個國家,論人權位於世界末端, 但一直出產世界一流導演。前幾年,約化巴納希(Jafar Panahi)被當局下禁拍令,仍然獨自一人完成《伊朗的士笑看人生》(Taxi),結果得柏林金熊獎。近日就有傳出,拉素羅夫(Mohammad Rasoulof)和阿利赫馬德(Mostafa Aleahmad)被捕,指他們犯下國安罪行。前者曾拍出《我們與惡的距離》,獲2020年柏林影展最高金熊獎,是國際知名導演。

《伊朗式審判》由約化巴納希得獎作《電影關不住》演員瑪莉恩莫哈旦(Maryam MOGHADDAM)再次自編自導自演,與《伊朗三面戲劇人生》3 FACES (2018) 攝影指導貝克塔辛拿希恆(Behtash SANAEEHA)合作,故事同樣描寫壓抑到不得了,有寃無路訴的伊朗社會,以女主角引領的故事,撲朔迷離,集不義與復仇、欺騙等幾個主題於一身。電影入圍柏林影展金熊獎,成績不錯。

《伊朗式審判》入圍柏林影展金熊獎。 《伊朗式審判》以女主角引領的故事,集不義與復仇、欺騙等幾個主題於一身。

可蘭經裡的白牛

電影原名Ballad of a White Cow(白牛的民謠),這典故來自《可蘭經》,經文中比喻白牛為一個被判死刑的無辜者。而其中一章〈黃牛〉與伊斯蘭教法Qessas有關。《伊朗式審判》故事一開始,女主角米娜丈夫已被審判槍決,但過了一陣子,她才得知丈夫是被誤判,官僚系統承認錯誤,但也無可奈可,想以金錢把她打發。米娜自丈夫走後,與女兒相依為命。有天她還因為邀請了男士進屋裡,被業主讉責說這不道德,要把她趕走。

前半段的電影有點令人想起《秋菊打官司》,當你以為米娜要怎樣取回公道,故事一轉,一個男人出現了在她家門口,說自己欠了米娜丈夫一些金錢,前來還債。債仔除了獻上金錢,還對母女二人甚好,這3人產生了微妙感情,觀眾卻由始至終知道這男人其實與誤判有關,只有米娜一直被蒙在鼓裡。中文譯名的《伊朗式審判》譯得微妙,當中說的審判,其實是當結局米娜得知被騙,她將怎樣審判這神秘男子。

女主角的丈夫因誤判被槍殺,兩母女相依為命。 《伊朗式審判》為女性遭受的不公義對後,作出強力控訴。

強力控訴的可悲

如此一個故事,驟聽劇情有點「師奶劇」,男人做了錯誤決定,奪走了一個陌生人生命,良心譴責,一直不安,結果冒眜前來贖罪,這在我們認知的世界都不可能,但在伊朗的電影裡,這主題一再出現,例如在《我們與惡的距離》就有一段故事,寫行刑者有天發現自己剛槍決的,就是與女友幾乎等同兄妹的親密導師,結果他馬上崩潰了。這在華人社會眼中未免太純真,但至今仍然事事要參照《可蘭經》為道德綱領的社會,相信有一定真實性。

演米娜的女主角瑪莉恩莫哈旦,也就是電影半個導演,戲中對女人活在伊朗不公及暴力社會之中,相當無力,她說:「這些婦女受制於厭惡女性的法律,而她所面對的極端不公義僅存在於現今少數國家。事實上,地球上大多數單親和最貧窮的人士都是女性。」

電影控訴力再強,也改變不了政治現實,這才可悲。

adbl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