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占士曼高(James Mangold)二十年前拍過Johnny Cash傳記片《弦途有你》(Walk The Line),當年Cash過世不久。之後,James拍過超級英雄電影最佳作品《盧根》(Logan),拍過共不賣座但精神承繼到的《奪寶奇兵4》,又回來拍六十年代音樂圈。其實,Johnny Cash與新片《搖滾詩人:未知的傳奇》主角Bob Dylan是好友,早在《弦途有你》中,就提過幾次Dylan,而在《搖滾詩人》中,Cash也是一個重要角色。
據導演自言,開拍本片是受到米路士科曼(Milo Forman)執導的《莫札特傳》(Amadeus)所啟發,後者透過其他角色,去看這個音樂神童。《搖滾詩人:未知的傳奇》成績出色,除了重現六十年代氛圍,也的確透過不同角色,去呈現19歲出道的Dylan,怎樣在那年代一鳴驚人。占士曼高改編了Elijah Wald書寫的《Dylan Goes Electric!》(狄倫插電)一書,變成電影。書中擷取了Dylan職業生涯中最具爭議性的一段:本來被認為是民歌救世主的他,在1965年突然換上電結他,找來一隊樂隊演出。當年,民歌結合社運,一直宣揚反戰等訊息,「民」以載道,民歌搞手及樂迷認為搖滾樂只是享樂主義,庸俗不堪,Dylan突然轉玩搖滾,演出當時就被台下狂噓,甚至罵他是猶大!歷史證明,這正是民歌轉到搖滾世界的交替點,Dylan走在人前,自然被罵。
出色的選曲
《搖滾詩人:未知的傳奇》的出色之處,是占士曼高將電影架構早早想好,戲中出現眾多音樂界大人物,以及在Dylan生命中出現的小人物。前者包括Dylan偶像,民謠界的先鋒Woody Gutherine,以及Pete Seeger,他還未成名時已是民歌界女神的Joan Baez,當然還有Johnny Cash。不是公眾人物但很重要的,最重要的是Dylan早年女友Sylvie Russo,其實她真名叫Suze Rotolo,但電影開拍時Dylan說Rotolo不是公眾人物,要求戲中把她名字改掉。Rotolo已不在人世。
這段歷史,牽涉甚廣,真的要講起來還有很多人物,但占士曼高將一切精簡,Woody Gutherine是Dylan偶像,是他要唱歌的起因。Pete Seeger是Dylan在民歌界愈來愈受推崇的重要推手。Joan Baez和Sylvie Russo都是Dylan女友,三人展開一段三角關係。
占士曼高的厲害之處,是他在片中的選曲,都在推動劇情。Dylan金曲很多,戲中早段用他的《Blowing in the Wind》,寫他自己還沒錄音,就「借」了給Joan Baez來唱,惹起女友妒忌。中段拍Dylan唱名曲《The Times They Are A-Changin’》,那是民歌/抗議歌曲的高峰,音樂會上萬眾一心,Pete Seeger在台下笑逐顏開,同時導演還在交代那段感情:當所有人都在笑,只有Russo一人不快,因為她看到Dylan要成名,與自己愈走愈遠了。其實此曲寫的是年代風潮轉變,而有些人還不知道,歌曲預視了民歌(到達高峰)就會沒落,然後就是搖滾年代。唱畢此曲,Dylan感到成名後壓力太大,他不想被定型,不想滿足大眾期望,遇上搖滾,他決定要插電,而且要在「純粹」的民歌音樂節中插電演出,結果引起軒然大波。
理解這段音樂史,理解這些文化脈絡,理應會欣賞占士曼高的細心安排,故事結構的巧思。否則,看起來只不過是另一齣音樂人傳記電影罷了。當然,戲中所有演員都經過訓練,甜茶演Dylan,Monica Barbaro演Joan Baez都自彈自唱,現場錄音,能有這個水平,太神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