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秋季新劇季,除了《The Wire》創作人David Simon出山新作《The Deuce》(James Franco同Maggie Gyllenhaal做主角)係瞓身推介外,其他剩餘的幾套,清一色都是科幻或超自然元素,或有大師或名牌製作人加持,可惜全屬中規中矩,距離擊節讚賞甚遠,未至於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作為重度美劇沉溺者,我仍然會繼續追,今日先講《PKD電夢》,大家跟唔跟機,就視乎你對PKD及科幻有幾迷了。
撰文:Carman Chan
收復失地意圖失敗
我對呢套本來期望甚殷,由Channel 4開發,改編自Philip K. Dick短篇,一季十集每集獨立故事,又找來舊《Star Trek》及《Battlestar Galactica》創作人Ronald D. Moore及《Breaking Bad》主角Bryan Cranston聯合監製,明顯就係想收復《Black Mirror》過檔Netflix的失地。目前已播出四集,每集主題都充滿PKD作品經典元素:第一集《The Hood Maker》講政府控制擁有讀心術的異能人去揪出異見分子;第二集《Impossible Planet》超過300歲的老人,為追尋年輕時的愛情夢,不惜一切要返回已成廢墟的地球;第三集《The Commuter》在平淡沉悶的現實與幸福美滿的虛幻小鎮二選一,有點像《Matrix》紅藍藥丸的選擇;第四集《Crazy Diamond》地球生態已破壞淨盡,寸草不生,人類受嚴密監控,複製人要靠「靈魂工廠」(Spirit Mill)生產的「量子意識」(Quantum Consciousness) 延續「生命」……
製作水平乏善足陳
集集都係大師意念,可想像空間無遠弗屆,然而製作水平卻非常lackluster,第一集尤其霉,開場破落市集背景,夾雜中、日文字的招牌,一看就想起經典神作《Blade Runner》,我知是致敬,但實在美學水平差太遠,有點狗尾續貂的感覺,BR距今相隔逾30年,因為要看BR2049,溫書重看,一點都不覺dated,相對下這劇實在叫愛PKD的觀眾情何以堪;第二集的宇宙飛船,直頭是簡陋;第三集虛幻小鎮好少少;第四集so far最好,假得來有點whimsical,竟然有點像《天線得得B》的小鎮,加入半人半豬的角色,有點黑色童話的魔幻趣味;但全部像半桶水、急就章,每格畫面都呼叫「無budget、無想像力」,都幾慘不忍睹。
劇情發展空間不夠
而且每集單元獨立故事,短短50分鐘左右一集,根本不夠時間開展story arc,好似滾水淥腳般講完就算,無時間俾大家sink in細味,白白浪費原本偉大的素材。其實PKD的短篇以電影的長度來拍最好,我不明白既然是每篇單元,何不用多半個小時去拍好它們;唯一解釋,我估都係錢作怪,每集不同導演、編劇、演員,而且也有不少大名演員,像Bryan Cranston自己、《Boardwalk Empire》的Steve Buscemi、《Game of Thrones》飾Ser Davos的Liam Cunningham等等,有如此卡士、有名著加持,得出的效果完全是差強人意,我心痛大師的心血給如此糟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