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篇報道,關於有網民於社交平台上發布「咁大個男仔仲去女廁」,並上載在某商場女廁拍下一名大約5、6歲男童在洗手的照片,事件亦引發一名育有特殊需要小朋友的媽媽去分享感受,她希望大家不要只顧批評,而不去了解。
我有一位朋友,她的女兒有自閉症,學校曾經多次勸喻退學,朋友亦不知如何是好,不能讀主流學校,但又未至於需要讀特殊學校,進退兩難。最終她努力地考到一間國際學校,讀得很開心,成績也不錯,再沒有以前那種壓力。有特殊教育需要(SEN)的學童,在港已有上升趨勢,這個例子,在香港現行的教育制度下不時發生。
本地學校只要精英 忽視融合教育
有些學校不願收SEN學童,因學校想有更多精英,有些學校因收生不足,而濫收SEN學童,導致老師工作量增加,無法應付,有些家長一早發現自己仔女有學習問題,並已帶他們去做評估,但會選擇把評估結果隱瞞學校,原因是怕被學校拒收,家長與老師同樣面對著巨大的壓力。最常見的是SEN學童有正常的智力,但有讀寫障礙、專注力不足而導致學習遲緩,其中有些更是資優生,更可惜的是有些學校只看分數,家長與學生被迫在主流學校掙扎求存,老師有心但無力,因一位老師需要對多個SEN學生,在嚴重缺乏支援下,造成這樣的學習環境,這是多麼的無奈。究竟何時才何做到真正的「融合教育」呢?
SEN學童家長的苦況
這兩年我報讀了一些關於特殊教育文憑課程,想對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加深了解,亦希望可以出點綿力,做一些慈善工作幫助他們。看到一些有特殊需要的小朋友家長,去訴說自己的感受時,有時候他們真的控制不到小朋友在公眾場所大吵大鬧的行為,他們亦怕騷擾到其他人,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仔女非常痛心,只想大家不要去歧視,多一點包容,這個社會自然更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