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若英首次當導演的電影《後來的我們》在中國內地上映約收14億,NETFLIX則買下全球發行權,香港觀眾有望可於這個平台上觀看。她自己也有一曲《後來》,早已有這種故事,而在聽到五月天《後來的我們》這首曲時令她心頭一震,於是跟他們要來歌曲名字作為電影片名,電影就這樣誕生了。
關於那個後來的我們,一旦令人想起就滲出一絲唏噓。從前的我們總是如此快樂無憂,記憶掉在腦海總會過濾出美好回憶,尤其是青春時發生的一切都是狂妄放縱的。那時候出現在你身邊的人,或許早已消失在你生命軌跡,或許偶爾會跟你聯繫上一陣子,然後又消失,甚麼也好,反正記憶猶在。
女生或許都曾遇過一個人,會在你二十多歲時跟你說:「到你三十歲還未有人娶你時,我娶你吧!」這句看不見的承諾,再飄渺也還是滲著一絲暖意。至少在你三十歲前,你的心也是踏實的。或許到你三十歲時,那承諾沒有實踐,也許他等不到了另覓別人;又或許不是因為他不願意實踐承諾,而是因為你長了翅膀不願落地,甚至你有另外一些事情想追求仍未想停下,無論甚麼原因也好,反正緣分就是不屬於你倆。即使有緣無分,你總會希望對方過得幸福快樂,偶爾再想起那個過了期的承諾,依然會帶點暖意,算是人生中的小確幸與遺憾美的結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