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透)看《情繫海邊之城》宣傳,還以為是溫情脈脈的愛情及親情故事,怎料完全不是那回事。Michelle Williams只是出現寥寥數場,故事不浪漫也不溫情──但完全沒有「中伏」感覺。這齣戲的主題是傷痛,低調壓抑,卻有令人驚喜的顛覆性。近年「療愈系」文化有市場,可以帶觀眾跟主角共同經歷克服創傷的歷程,但《情》反療愈,也反戲劇,卻十分好看。為甚麼呢?
反戲劇:叙事結構並非坐過山車一般的起承轉合,男主角Lee的創傷經歷以插入回憶的方式鋪展,在觀眾期望他有轉機之時(例如跟姪兒建立感情、與前妻和好之類),卻反高潮,然後彷彿返回原點。勾起Lee喪親回憶的事件,是再次喪親。叙事結構像大海波浪,一下一下的重複著,缺少典型戲劇的高潮和解決。情節發展雖有別於觀眾慣性,卻仍然動人,因為劇力不在於情節,而在於角色的情感起伏。
反療愈:眾多關於創傷的電影當中,有些是壓抑到最後悲劇爆破,更多是讓主角重新得力上路。《情》卻取第三條路:逃避。Lee的兄長猝逝,遺下獨生子,Lee是當監護人的最佳人選,他卻讓其他人收養;當年Lee一時疏忽家破人亡,今天前妻主動修復關係,他卻落荒而逃。他脆弱嗎?是的。他卸責嗎?不,是傷痛與內疚太深,無法療愈。但編導Kenneth Lonergan告訴觀眾:不要自毁,也不必療愈,逃跑吧!療愈的正能量是幻想,事實是無力面對,那便不要面對。
逃避不是問題,不要困在冰雪下的地下室裡,逃出去無邊際的大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