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的第二期「保就業計劃」,指明兩大連鎖超市品牌百佳和惠康,向政府伸手拿工資補貼時,就要向客戶提供折扣優惠。超市的新聞稿回應已盡顯其「搲晒頭」的態度。面對政府政策愈來愈乖離常理,聽聞商界有一套推論,甚為有趣。
為何政府針對兩個超市品牌?林鄭和羅致光分別給出兩個答案,首先是林鄭說定義超市的大小有困難,這個解釋十分奇怪,政府在推行膠袋徵費時,一早已定義好超市的大小,就是用面積和聘請人數劃分哪些超市禁止免費派膠袋、哪些豁免。只要林鄭問問今天仍坐在行會內、時任環境局長的商經局長邱騰華便一清二楚了。所以,林鄭的說法,大家一笑置之便可以了。
其次,羅致光說百佳及惠康的分店最多,又清楚見到生意額在疫情中不跌反升,認為他們要回饋社會。事實上,疫情中生意好的,豈止兩大超市品牌?華潤作為本港第三大超市集團,為何可置身事外?翻查參加保就業計劃的商戶名單,華潤萬家就拿了2,155萬,尚未計同系華潤堂的1,175萬,和華潤五豐的838萬。還有還有,林鄭說過要解決香港三座大山之一的領展呢?疫情下,街市人頭湧湧,領展大賺,政府為何不要求領展回饋社會?
商界中人謂,以高智商局長的脾性,如果他推出的政策有理有據,他一定會和記者辯論到底。但觀乎今次他在記者會的表現,只是輕輕帶過,似乎說明了當中有鬼,不便詳述。當然了,近年誠哥把集團業務重心轉移英國,百佳是長實旗下的cash cow,惠康是英資牛奶公司的超市旗艦。中方經常說會有反制措施,現在特區政府要求個別商家賣東西要打折頭,算是體現黨和國家的寬大了。
徐懿 遊走中環金鐘的小混混
[email protected] 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