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今次區議會市民最終選出389位(約整體議員的86%)屬於「非建制」的議員,筆者認為不是因為他們「特別出色」,也不是選民「特別喜歡」那些議員,而是因為大家的理念和「Underlying assumption」是一致的。大家都以WHY的角度去想,選民之所以出來投票原因就是利用今次區議會投票去作為一個「公投」,從而透過這個「公投」去鞏固香港人的核心價值,這個核心價值就與普世核心價值是一致的,它們是「法治、人權、自由與民主」。因為市民的WHY與議員的政綱吻合,所以他們就出來投票 ,把他們自己心目中的WHY寄託在他們心儀的候選議員身上,讓他們的WHY與議員政綱的WHY吻合,這個就是Golden Circle的核心WHY。
所以,當選的這389「非建制」區議員首先要知道點解自己會當選;選民是以一人一票的「公投」形式,選代表自己發聲的議員,從而可以「減少至最終」停止「勇武抗爭」,減低甚至避免在街上被「打」,被「子彈射」,被「自殺」,被「任何不公平,不人道對待」的機會。今次透過選舉,道出全港452個選區的人民心聲。被選議員的「(為甚麼 WHY)」正正就是選民的「為甚麼(WHY)」,亦是被選議員被選去改變和優化現時制度的主要原因。此次區議員選舉,可以見到有很多從事教書、文化、藝術以及工程工作的「素人」參選,促使他們由原本高薪厚職的工作轉到去不熟悉的區議會操作,正是為求在政治問題上出一分力,去改變現時民心不通的政治環境,這亦與選民的「為甚麼(WHY)」接軌。
第二個圓圈HOW就是「怎樣做」去改變和優化現在區議會的運作,末來4年的工作業績就是决定區議員能否連任的最重要因素。在香港憲法上,區議會是唯一全面直選的諮詢機構,其他行政、立法和司法機構都不像西方發達國家們實行全面直選的。而在「怎樣做」上,筆者用「Apple的smartphone 」作為解釋;「Apple Smartphone」的HOW,透過每年去改良、優化和加減一點點東西、不斷地創新,所以由2007年面世至2019年就更新11次,這個就是,「Apple Smartphone」的HOW。應用到區議會,可以從下述四個重要方式運作:
(一):推動各區的文化、經濟、環境等,以筆者居住的跑馬地區為例,此地區由殖民時期一直保留跑馬的歷史、不同宗教的教堂、悠久的電車路,從此可以見到香港的重要文化遺產。今屆跑馬地當選的張嘉莉區議員正是專長於文化藝術空間的大學講師,她可以透過這四年,將跑馬地區打造成文化歷史旅遊區,與區內外市民緊密連繫。(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