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6-11 06:00:00

50年不變的芳華

分享:

趕尾場來致敬,在電影資料館內看梅艷芳與張國榮的「芳華年代」展覽,聽影評人家明的講座,想不到竟牽動現場每個人對香港回歸的情感困惑。


是日題為「真係五十年不變?——我們的美好年代」。甚麼時勢,便看出甚麼。家明播放《胭脂扣》選段,話說男人把如花帶了回家,女友呷醋,揑着如花的長衫衣領說:「件衫磨咗50年都唔爛,啲料都幾襟吖。真係50年不變?」


男人問:「你喺大陸落嚟?」如花說:「不,我是香港人。」如花如數家珍憶舊事。「你唔好同我講呢啲啦,我歷史唔合格!」中港差異的意識,都在字裡行間。如花來到石塘咀,西環面目全非。西環,代表甚麼?由昔日的風月場所,變成後來的政治重鎮。


當年,觀眾把《胭脂扣》當愛情片來看。其實,八十年代是不少電影的轉捩點。由七十年代純商業考量的「類型片」(如愛情、武打),過渡至有的放矢的時代關懷,慢慢滲入一點政治性,呼應了香港人對中英聯合聲明以及九七回歸的迷惘與恐懼。


八十年代,文化人開始梳理香港的變遷。不論是商業放映的《傾城之戀》、《等待黎明》、《英雄本色I、II、III》、抑或新浪潮的《夜車》、《第一類型危險》、港台的《香江歲月》,甚至香港話劇團的《我係香港人》等等,都隱含着時代寄語,跟香港的命運建立了有趣的扣連。


用電影談政治,有啥特別?我們今天不也有轟動一時的《十年》嗎?不一樣的是,當年的電影皆是有明星有架構有資金的大製作,在主流院線正場放影。今天隨着港產片沒落、政治環境轉變,再無這支歌仔唱。


50年不變?甚麼都變了。唯一無變的是如花對十二少的感情。但最後,當如花看清真相,還不是哀莫大於心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