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7-08-14 06:00:00

Don’t do it for the $$

分享:

我覺得時裝so sad的原因,係差不多看得見、有影響力的設計師或品牌,今日都係do it for the money,不是說以前的時裝屋或設計師不是,而是能夠脫穎而出,跑出來的牌子或人物,最初都不是為賺你口袋的錢而做,至少「S加兩棟」不是唯一原因,Yohji、玲姐、「罵治」、McQueen、Gaultier、Westwood……這些時裝神枱人物,叫你記得住是因為他們的生意很成功嗎?當然不是,而是他們各有自己獨特的vision/voice,讓大家深深記住追隨,有了忠心的followers,生意做大做好了,再出其他周邊產品吸水,是後話。  

撰文:Carman Chan

 

初心是……
即是說,初心是甚麼,是創作,是創造,是表達,一種回應世界溝通互動的方式,穿Yohji玲姐的,跟穿McQueen的都有不同的aesthetic,說的都是不同的故事。這類故事,卻在今日最熱最紅的品牌中找不到。
今日見到的是超級巨型的企業集團屢創高峰,Gucci、Balenciaga、Saint Laurent業績均報捷,均歸於Kering旗下;LV x Supreme賣過滿堂紅,連帶集團業績也向好。這些集團擁有的時裝品牌及設計師,市場佔有率高達七成,當全世界為Gucci的極繁主義瘋狂,排隊買LV Supreme的logomania包包同T恤,都是時尚企業行銷做得極為成功的例子,穿這些牌子背後有甚麼訊息,除了很潮很當下,加上荷包遭吸乾以外,我想不到。

adblk6


翻炒最賣得
是以當見到Raf Simons 18春夏,將他自己經典大賣的系列重新演繹推出,將Peter Saville幫Joy Division、New Order做的經典唱片封面artwork再一次放進系列,雖然Raf自己說,是向昔日深深影響他的作品重新致敬,我卻不懷好意地想,是創作乾塘吧,要保證鎂光燈keep住照向自己,翻炒最賣得的東西,似乎是最穩陣妥當做法。


淪為cash cow
不少設計師都會經歷過,走到人生或事業的高峰,生意做大了,卻又遇上腦閉塞時期,例子多的是:Dior後期的Galliano、今日的Marc Jacobs,諗起都欷歔,但若能熬過低潮日子,總能turnaround,看現在MM的Galliano不是好地地(Marc要爭氣呀)。街外競爭又是如此激烈,退不下來,唯有重複自己曾經必勝的方程式,想到當初這些作品的groundbreaking,如今淪為cash cow,已經是對原作的最大諷刺,這一絲感慨我不知Raf自己有沒有,我只是希望他、以及一眾仍本著初心的時裝設計師,don’t do it for the money。

Raf Simons S/S 18 The Lyst Index十件最好賣的單品中,Kering佔了6件(Gucci佔5/ Saint Laurent佔1),Gucci順利登上全球最好賣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