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9-06-21 06:00:00

Holly Herndon《PROTO》 人工智能的藝術

分享:
對創意與藝術性評分出名嚴苛的Pitchfork,給予《PROTO》8.2分的高評價。

對創意與藝術性評分出名嚴苛的Pitchfork,給予《PROTO》8.2分的高評價。

「我在這裡幫助人類創造未來。」有「全球最美機械人」封號的Sophia,除了想開創未來,甚至還有傳宗接代的想法,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的發展愈來愈精進,隨著新AI技術的進步,及逐漸投入生產,絕大部分人都擔心著自己飯碗快將不保。
 

然而,美國實驗電子音樂人Holly Herndon(下稱HH)剛發表的《PROTO》專輯,卻用上AI技術學習來創作音樂,專輯有程式開發團隊和歌手們(柏林歌手Colin Self和Evelyn Saylor等)的支援,使科技在音樂製作中更為具有可控性。此外,這張作品還吸取了大量民族樂、宗教元素、部落感十足的律動,世界音樂意味濃厚。HH繼上張專輯《Platform》使用Autonomous Sensory Meridian Response(簡稱ASMR)概念創作後,HH更化身成一位披著人皮的女機械人音樂藝術家,再一次走在音樂前沿。


手提電腦作主奏樂器
貴為最前衛的實驗電子音樂人及當代藝術家,HH出生於美國田納西州,卻在德國柏林度過意義非凡的高中時期,她被當地極簡電子樂氛圍所影響,使她回國後選修了電子音樂系大學課程,並開始創作及表演自己的作品。HH在她的音樂中,大膽挑戰傳統歌曲創作及聽覺習慣,將人聲、電子樂器,以及各種聲音採樣通通解構,並在作為主要樂器的手提電腦中,進行富有創造性和先鋒色彩的重組,挑戰著聽眾對於音樂的固有概念,其作品運用了音樂聲學的前沿技術,甚至涉及了神經科學領域成果。
 

adblk6
儘管在某程度上,《PROTO》僅僅被視為是一張「半成品」,但專輯對流行音樂的意義,則可以被理解為錄音室技術的延伸,作品足以永載入電子音樂史冊中。

儘管在某程度上,《PROTO》僅僅被視為是一張「半成品」,但專輯對流行音樂的意義,則可以被理解為錄音室技術的延伸,作品足以永載入電子音樂史冊中。

設計音樂影響腦神經
自2012年經由獨立唱片公司RVNG International,發布她的首張正式專輯《Movement》起,HH還與激進視覺藝術家Matthew Dryhurst,和伊朗哲學家Reza Negarestani等人的深度合作。2015年,HH還被老牌另類廠牌4AD羅致旗下,為其發表第二張專輯《Platform》。大碟亮點歌曲《Lonely at the Top》是為了激發人體ASMR「顱內高潮」,一種建基於神經系統高度愉悅體驗而設計的音樂,通過專輯中創造種種神奇聽覺體驗,HH顯示出她非凡天賦與野心;這張作品更入選了Pitchfork、NME、The Guardian等媒體「年度最佳專輯」名單。


程式編碼代替思考
《PROTO》是一張AI科技概念作品,專輯中大多數曲目,都是與人工智能Spawn一起創作。HH特意請來編碼程式員Jules LaPlace,訓練「AI嬰兒」Spawn創作音樂作程序編寫,Spawn通過學習代碼小組來發聲,教會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用一堆數字代碼來操控聲音;首支單曲《Godmother》得到電子製作人Jlin的協助,將HH聲音解構後,再重組成機械式beatboxing,相反Spawn機械之音,則經過「培育」後長出血肉,有機與人工智能的聲音,產生了不可思議的機械故障呼應。第二主打單曲《Eternal》,出人意料的舞曲化走向,散發出濃濃俱樂部味道,民族音樂元素又奇妙地融入其中,IDM(Intelligent Dance Music)節拍貫穿其間,配合悅耳流行旋律,達到了雅俗共賞的目的。

雖然,音樂媒體The Wire批評《PROTO》裡,HH過度濫用音軌重疊,導致合唱軌與聲效拼貼審美失控。但個人認為HH的先鋒性,還體現在她基於電腦音樂的哲學思考,將人與機器角色互換,作品探討的批判性內涵,具有強烈後現代色彩,正如HH曾在訪問中表示:「人們通常認為科技是背離人性的,但我們希望找到一個與之相反的方向。」
 

除了音樂創作,Holly Herndon目前正在攻讀史丹福大學音樂與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uter Research in Music and Acoustics, CCRMA)的博士學位。

除了音樂創作,Holly Herndon目前正在攻讀史丹福大學音樂與聲學電腦研究中心(Center for Computer Research in Music and Acoustics, CCRMA)的博士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