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1-08 06:00:00

Rock得起

分享:

Andrew Lloyd Webber不寫蕩氣迴腸的愛情,而寫精靈活潑的小學雞。歌曲不再是甜美的Think of Me或淒厲的Music of the Night,而是踩爆舞台的Rock&Roll。得唔得?一樣得!


創作人最怕被定型,由八十年代《Phantom of the Opera》的高峰走下來,Andew Lloyd Webber一度被外間認定未見突破, 2004年的《Women in White》更是悶到界刂凳之作,隨後六年他沒了影,一個騷都無。


然後,韜光養晦,磨劍再出招,2010年起,五年內已有四套新作,最近期的是2015的《School of Rock》,聞說單是曲風已一反傳統。我帶着朝聖的心態飛到倫敦捧場,嘩嘩不得了,開場至完場,全無冷場。一個字:爽!
8至11歲的孩子,擔大旗撐起整個場,好壓場。小女孩肉緊嘟起小咀,小男生流露憤青眼神,捧着電結他扭腳擰髻喪jam,觀眾會忍不住跟他倆一起聳肩一起「un」。天賦一張俊臉的鼓手、木獨古肅的鍵琴手,還有個子小小但震懾全場的巨肺主音,每一個都有character,每一個都好——好——睇!


能登上倫敦西城的音樂劇,動輒一演經年,最忌甚麼?滑牙。而小孩相對大人的最大優勢,就是永遠natural high。這個年紀,演戲就像演自己,能量無限,感情直接,這種人,才rock得起。


所以你會真心相信,故事裡那個自以為懷才不遇,實則自暴自棄,終日食薯條、飲汽水,頹到不行的過氣Rock友Dewey Finn,會因為這群只為享受音樂、享受過程的小孩而重新振作。因為,搞不好,他在他們身上,看見曾幾何時的自己。


《School of Rock》最不落俗套的是,它不講老師如何春風化雨,而是講小孩如何重新燃點老師。諗多咗的我,對號入座,該不會Andrew Lloyd Webber的創作,也因為這群小孩的故事,而衍生這眼前一亮的新氣象?
 

adblk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