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仍然很相信見微知著。女孩W與男生P走在一起。P是一個很實際的人,也算成熟穩重。他一拍拖就想著結婚,也全副心思計劃買樓;他不煙不酒,對W也十分專一。經歷過不少感情創傷的W頓覺終於找到一個好男人,她也以結婚為目標,去與P發展感情。
在相處中,二人也不算太多磨擦,因為大部分時候理性的P都會找「方法」去解決,就像當W很想去做一些「無謂」的娛樂之時,P會為了省錢而叫她與朋友去,因為至少可以省一個人頭費。於是那個時候W去唱K、看戲、試新餐廳,甚至一些短線旅遊,都是與一些姊妹去的。
W偶爾會有少許投訴,但P確是出於善意,也沒有「沙沙滾」,甚至慳下來的錢在未來怎樣用也有全盤計劃,W身邊的朋友知道後不停說「他簡直就是世界上最嫁得過的男人」的典型。
終於,二人結婚了,大家紛紛送上祝賀;然而一年過後,在P計劃過的事情九成九都未及發生下,他們就離婚了。原因是W覺得,她不想就這樣去過這一生。他們之間誰是錯誤的一個?大家都有錯,同時大家都沒有錯。因為出了差錯的,是他們之間的價值觀。世界不可能有價值觀完全相同的兩個人,但當你答應一生一世之時,仍然不願意去投入、認同,或尊重對方的價值觀的話,這個「一生一世」只會變成一世的廝磨。
為甚麼我會說到「見微知著」?因為由第一天他覺得省下一百元,比起陪你去看La La Land更加重要之時,你就應該可以猜到未來會怎樣走了,何需再賭一場一生一世。
大家都沒有錯,只是你們根本就活在兩個世界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