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8-06-04 06:00:00

不去維園,然後呢?

分享:

看電影《中英街1號》,印象最深的竟不是三個年輕主角,而是由年輕演到年老的角色永權伯。
 

一個人,如何由理想走到現實,咱們都不陌生。年輕總是熱血,不知天高地厚追求公義。然後年月消磨,生活令目光變得狹隘,強權令意志變得薄弱,人之常情也。

永權伯卻相反。他是由現實走到理想。年輕時只討一口飯,偷渡來港,能生存就好。他不熱血,甚至鄙視熱血:「還以為落到香港不用再見到毛主席!」

只求搵食的他,隨着年月增長,開始追求理想。在香港,想搵錢的不會去耕田。但永權伯每天默默耕作,在泥土裡安身立命。這種精神追求,投射到自己身處的城市中,得出這個結論:「當你真心愛一個地方,愛這裡的人,你自然願意犧牲。」

這樣說好像很奇怪,但我覺得永權伯的角色,最像香港人,至少是某一代的香港人。我們常以為香港人很現實,其實不然。香港人只是在現實與理想之間分了先後。香港人其實不貪心,滿足了基本溫飽後,是非黑白還是會回歸良心判斷。

見報這天,又屆六四。去不去維園,近年爭議很大。回歸良知,我會自問,不去的話我會做甚麼?這些另類的方式(例如座談會)又是否必須今天做?相反,今天不去維園,改天再去,還有用麼?

如果我們關心公義,痛恨學生枉死,去維園,是「能見度」最高的表態方式。如果(如很多年輕人所說)我們只需聚焦香港,那麼,沒有甚麼方法比舉辦燭光晚會更能證明香港不是大陸,證明香港是堅定追求民主自由的城市。

《中》完場前,充滿政治無力感、潛了水的游學修,忽然醒覺,衝出來撐永權伯,抗爭到底。我是多麼希望,今晚在維園,滿目也是如斯年輕的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