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途經中環,筆者都會被建築獨特的中銀大廈和滙豐銀行總部所吸引。由港人熟悉的「建築界諾貝爾」普立茲克獎得主、美籍華裔建築師貝聿銘設計的中銀大廈,破格的外形十分矚目,而這座新中銀大廈背後的使命更殊不簡單。
52億重建滙豐銀行總部 諾曼‧福斯特打造最先進地標
時間軸推回1980年代初,當時滙豐銀行總部進行重建,目標是建成全球最出色的銀行總部。滙豐總部花了52億天價建築費,於1985年以世界上最先進、最昂貴的姿態落成────一座象徵權力的城市地標,而建築師就是另一位普立茲克獎得主諾曼‧福斯特(Norman Foster)。
當年的諾曼‧福斯特尚未成名,卻憑着匠心獨運的設計拿下滙豐總部的合約。大樓的最大特色是將傳統放置中央的樓梯、升降機及洗手間,安設在兩側,讓樓層不會間隔阻礙視野;又以鋼框架結構取代混凝土,實現室內無柱,在外牆以8組看上去像衣架的三角形桁架支撑承重。滙豐總部建成後,諾曼‧福斯特由寂寂無聞變成名字響噹噹。
貝聿銘設計中銀大廈 10億挑戰滙豐
說回貝聿銘的中銀大廈,他深明隨着香港回歸,中銀大樓一定不能與象徵殖民統治的滙豐總部比下去。可是,當時中銀大廈只有10億港元預算,如何在這麼少的預算下擊敗對手?
貝聿銘想到採用嶄新結構,以四組三稜柱作主要承重點,大幅減少鋼材使用,既節省成本,外觀亦更加獨特創新。
1990年中銀大廈落成時,立即成為劃時代的建築,與比鄰的滙豐銀行相較毫不遜色。
不過,中銀大廈破格的外形,卻一度讓它捲入風水漩渦,指它有如尖刀刺天的外觀會影響風水云云。於是貝聿銘把大樓正面交疊的「X」型橫向結構桁架隱藏,變成相互交叉的菱形寶石;同時把尖刀外觀比喻作節節向上的竹子,寓意希望和生機。如此,貝聿銘巧妙化解中銀大廈的風水漩渦。
筆者聽說,因為中銀大廈外形似利刀,後來滙豐銀行總部頂層裝置的兩台擦窗機器,則被說成是抵禦利刃的大炮。孰真孰假,難以證實,但就成為一個為人樂道的風水傳聞。
有關滙豐銀行總部的秘聞,還有一則曾傳得鬧哄哄,就是指滙豐銀行地庫有秘道出海,以便運走金庫寶物。你又聽過嗎?
想知道更多著名建築師在香港的故事,「當代中國」網站的「飛凡香港」欄目,就有一個「名建築師在香港」專題,歡迎瀏覽,一起來回憶香港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