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受夠了 我要炒老細》講的,其實不是炒老闆魷魚那麼簡單,否則在那精彩的辭職宣言之後,其實已可完場,無需再添加後來一大段關於孤兒院和孖生兄弟的故事。
辭職與否,只是討論的切入點。真正的命題是:低處未算低,人生還可以有多糟?
職場新鮮人被老細勞役、叱喝、侮辱,固然糟糕。但老細也不見得輕鬆,晚晚陪客應酬,生意卻只跌不升。業績王表面風光,搏晒老命卻只因無選擇無後路。其他無名無姓的打工仔,也是日做夜做無出路。
真正的問題,不是返工辛苦,而是辛苦過後仍看不見希望。希望是甚麼?戲中插曲「Life is not so Bad」,似乎才是故事的主旨。希望就是,換個角度來看人生。
青山展現賣牙膏廣告的笑容,胸無城府勸告老細,其實你也可以好好休息下啊。母親告訴青山,辭職就辭職,沒所謂啊。
不是何不食肉糜的風涼話,而是死過翻生的領悟。青山想過自殺,最後明白草率選擇不適合自己的工作,才是人生最糟糕的事。母親也曾尋死,如今知道人生最重要的,是為了所愛的人而活着。山元在親弟自殺後,也發現人生的終極意義,是幫助別人(和自己)重拾歡笑。
希望就是,腳踏那條糟透的人生路,抬頭仰望瓦努阿圖的星空。人生大部分事情,都是「唔使死」的,因為它們其實沒有那麼糟。
走筆之際,想起了衛生署職員,在當陪審團期間被要求返工。被迫的,命運糟一點?迫人的,命運糟一點?抑或大家都是壓力煲內困獸鬥?
又或者,最糟的是,合該鼓勵新一代擁抱夢想的教育局局長,竟然對着天真小學生說,小時候的夢想多不實際,因為長大後會被生活折磨?
或者,香港人,真的是時候考慮一下,移民去瓦努阿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