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供電穩定 完美致勝
近年來,隨著氣候變化的影響,加上自然災害頻繁發生,電力供應的穩定性顯得愈加重要。上周五(3月28日),緬甸發生了7.7級大地震,亦波及鄰近的泰國,造成了嚴重的傷亡和財產損失,是天災。但較早前希思羅機場的停電事件,卻凸顯了管理層在危機處理上的不足,明顯是人禍。
希思羅機場設計上有三個變電站提供所需電力,如果有一個變電站出現故障,其餘兩個可即時啟動,輸送電力讓機場可以繼續運作,毋須關閉,事件不僅影響了航班運行,更削弱旅客的信心,所以電力供應的穩定性及供應商的危機應變能力是重中之重。
雖然偶爾曾發生過事故,但痛定思痛、吸取教訓下,兩電已完善了應變機制。翻查港燈刊物,每年公司亦會舉行重點模擬演練,由高層管理人員親自參與指導,加強應付危機處理。
中電和港燈長期都能保持供電可靠度在99.999%的高水平,服務水平表現在全球電力供應商中,屬領先地位。港燈去年更再次達到6條9、即99.9999% 的世界級水平,意味著客戶受到非計劃停電的影響時間少於0.5分鐘,難能可貴。
電力公司不僅要應對地震等自然災害,還須面對極端天氣的挑戰。2018年超強颱風山竹和2023年9月的世紀黑雨,都對電力系統造成了考驗。兩電近年積極應用科技,特別是人工智能(AI)和創新技術,提升電力系統對極端天氣的抵禦能力。中電新近利用無人機監察架空電纜,港燈就應用AI去監測地底電纜。
在面對自然災害及極端天氣的挑戰中,電力公司的應變能力至關重要。確保供電的穩定性,以維持社會正常運作。 縱橫香港傳媒公關界多年,曾出任多間報章及電視台管理層,人脈遍布政商學界。崇尚品味人生,良朋共聚,笑看風雲。 逢周四刊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