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世界其他地方,內地的疫情並不特別嚴重。無論是受感染的人數,抑或是因而死亡的人數,都比歐美的發達國家少得多。若化作人均受影響的程度去計,可能只及一些西方國家的千分之一。不過,中國政府這次把防疫的重點,放在要盡量減少死亡人數上,以突顯中國重視人的生存權,並且有能力在這方面做得比西方發達國家優勝。是以中國的疫情雖然不算嚴重,但在防疫政策上仍堅持動態清零,毫不放鬆。在世界其他地方都接近不設防的情況下,中國仍要求各地方政府做到「外防輸入,內防反彈」。
為了做到這樣的效果,地方政府必須防微杜漸,在疫情剛出現,尚未擴散的時候,就得採取較大範圍的封控措施,嚴防出現社區爆發。因為Omicron的傳播能力特強,一旦擴散,很難收拾。深圳起動快,只用了一個星期的時間,已成功把疫情壓下去;上海稍有遲疑,結果要封城兩個多月,才初見曙光。上海市官員因而被問責,個別還因而丟了烏紗。其他地方官員自然不敢怠慢,一出現零星個案,就把整個小區封起來,以把所有可能受感染的人都隔離開來,以防疫情擴散。
在這種情況下,經濟活動已很難正常進行。四月份國家統計局的最新經濟數據顯示,有經濟「三頭馬車」之稱的零售、工業及固定資產投資的表現都差過預期。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四月份按年跌了11.1%,為2020年三月以來最低;而規模以上工業的增加值,亦由擴散轉收縮,幾成負2.9%;至於固定資產的投資,四月份僅增加了6.8%(高的時候可達雙位數字),其中房地產開發投資,更由增長變收縮,四月份轉跌了2.7%。此外,四月份財新中國服務業PMI大幅下降了5.8個百分點,降至36.2。這個數字一低過50,已代表中國的服務業會收縮。36.2是一個極不理想的數字,顯示中國的經濟還有一段時間會進一步下行。
內地的商界朋友近日碰頭時都發牢騷,說自創業以來,都未見過這麼惡劣的營商環境。生意因疫情只能斷斷續續地做,收入只有正常的一半,但租金要照交,工資要照發,所以虧損十分嚴重,資金鏈已在斷裂邊緣。偏偏在這個時候,很多街數都沒法收回,可能會成了壞帳。最要命的是地方政府因財政緊絀,紛紛來查舊帳,除了要補交欠款,還要交新增的罰款。在這種形勢下,他們除了裁員減薪外,已別無他法。
中國的城鎮失業率,四月份已升至6.1%。往後看來還會進一步惡化。失業惡化後,國民的消費能力與投資能力都會減弱,這會導致近期漸轉寬鬆的貨幣政策,也沒法發揮太多的刺激作用。中國的一些民企近年飽受折騰,他們要不是元氣大傷,亦已意興闌珊,沒有他們的積極參與,單靠國企,中國經濟很難回復到之前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