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tems:Is Fashion Modern?」展覽日期由今年10月1日至明年1月28日於MoMA展出。
今年有好多個時裝大展,像MET的玲姐、ModeMuseum的Margiela x Hermès,但由「到底時裝有幾摩登?」出發,而竟然由73年以來首辦時裝展的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MoMA(The Museum of Modern Art)提問,簡直醍醐灌頂。人們都將時裝跟潮流、前衛、新穎……掛鈎,時裝就等於現代,基本上不是毫無疑問的嗎?何以MoMA選擇在此刻舉辦一個名為「Items:Is Fashion Modern?」的展覽?
撰文:Carman Chan
甚麼是摩登?
MoMA對上一次有關時裝的展覽,已是這個1944年名為「Are Clothes Modern?」的服裝展,當年策展人、建築師Bernard Rudofsky在二次大戰未結束的時期,探討中世紀服裝的個人和集體關係;今次展覽亦有承傳的意味,副題刻意以「時裝」取代「衣服」,表明服裝設計與時代之間不可分割的複雜關係,也希望藉今次展覽,以今日的觀點,去看這個恆常命題:「What is modern?」。
以物為重心
跟一般時裝展覽以設計師作品為重心不同,這個展覽將會以物品為主,從過去100年以來,抽取出共111件對社會產生重大影響的服飾配件作為展覽項目,當中包括好多經典,像Levi’s 501牛仔褲、小黑裙、biker jacket、Converse All Stars等,也有一些從民族服飾演變而來、古老又富有文化意義的物品,像猶太人戴的Kippah小帽及穆斯林世界的Keffiyeh頭巾。另也有小部份設計師經典給挑選出來,像97春夏玲姐的「Body meets Dress, Dress meets Body」、Issey Miyake的「A-POC」、YSL的「Safari」系列等等。
探索形式有別
我覺得這個展覽最值得睇是其探討的方法(methodology)。有別一般時裝展覽的showcase形式,展出的111項目,每一個都會沿著三層進行探索:遠古原型(archetype)、原型(prototype)及刻板典型(stereotype)。舉例,如果Diane von Furstenberg 1974年的wrap dress代表了上世紀這種式樣連身裙的刻板典型,那麼Charles James在1932年設計的Taxi Dress就是原型,而Kimono和服則是遠古原型。將這些服裝今昔演變重組,展示時裝與社會各個層面,像文化、美學、政治、勞動、身份、經濟和科技之間,多層又互為牽引的關係。
給矮化的時裝
時裝往往給矮化成為潮流,長期給藝術殿堂視為次一等的創作形式,73年前,「Are Clothes Modern?」展覽策展人Rudofsky的一番話,今日睇番仍然超級relevant,他說:「很奇怪,衣著一般地都不被視為藝術,但實際上,它卻有著跟繪畫、雕塑和舞蹈都講求的形式、顏色和節奏各種表達力量,更好的是,它能夠穿上身來呈現,跟人類關係更親密,更值得以藝術的標準來檢視。」73年後,MoMA再以這個基調出發,探討時裝的地位,是藝術界抱殘守缺?還是時裝界自甘墮落,搞到今日仍然要問:到底時裝摩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