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愛護動物協會FB圖片)](https://cdn.am730.com.hk/s3fs-public/styles/article_image/public/news_image/1597947187_qj.jpg?itok=C4fsElEM×tamp=1738999581)
(香港愛護動物協會FB圖片)
最近一隻非洲盾臂龜(African Spurred Tortoise)屍體被發現在東涌海濱長廊的一塊岩石上,那張相片令人十分震驚。
雖然我們尚不清楚這隻陸龜情況,但只要你知道它被困在四周環水、但既不能落水又不能飲水的地方,已經覺得心痛。有網民甚至懷疑陸龜一早死了,只是像葬體一樣把屍體憑弔。我寧願是後者,因為要活生生困死石上更加痛苦。其實在海中發現淡水龜或陸龜並不出奇,那種死法就像我們渴死或溺死,甚至同時渴死和溺死一樣痛苦。
其實每日數以億計的魚也經歷這種痛苦,偏偏我們視若無睹。魚類會否感到痛苦爭辯已久,如果有天大家同意在甲板上將魚弄斷氣很殘忍,我們的漁業有甚麼影響呢?
魚真的會感到痛苦嗎?魚的痛苦是人類認知的痛苦嗎?在解剖學上,魚似乎缺少了控制人類疼痛的大腦部分,但魚所有感應器官都能讓牠避免痛苦。如果魚感受不到痛苦,又何須有這些感應器官,還是那只是用來自我保護?
現時有很多科學家研究魚類的痛苦,包括向虹鱒魚的咀唇注入酸和蜂毒後,再研究牠們的行為。如果我在你的咀唇注射這些物質,你會有甚麼反應?你的咀唇又痛又腫,開始不適和抽搐,你會不斷撫摸咀唇,就像我們看完牙醫的反應一樣。虹鱒的反應一樣,不斷將咀唇磨向碎石底,又拒絕進食。當狗的牙齒因為黏住東西覺得不適,也會有相同的反應。
那麼我們有權令每年數以兆計的魚受這種痛苦嗎?這場辯論當然感情行先,但愈來愈引起人們的關心。幸好我們至少願意探討這些問題,也許將來當我們回顧前塵,才曉得今天要討論這個問題是多麼幼稚。
城大動物醫學院總監/周五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