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2016-07-08 06:00:00

台灣咖啡職人的夢想

分享:

來自台灣宜蘭賴昱權(Jacky Wu),4歲就被診斷出有口吃的毛病,學校成績總是一路墊底,高中畢業時,他是班上唯一大學落榜的人,巧的是自從大學時期到咖啡館當打工仔後,就此墮入令人著迷的咖啡香。他開始每天窩在三坪大的烘豆室,忍受400度高溫的烘焙鍋爐旁,從早上待到凌晨,烘十幾鍋、逾百公斤的咖啡豆,藉著不停的練習精進自己的烘豆技巧;藉由對細微的差異感知、計較並竭力呈現,是咖啡職人的鮮明特質。偶然間品嘗到美國咖啡大師喬治.霍爾(George Howell)烘焙的咖啡豆,發現自己烘不出如此「奔放的風味」,便辭去了工作,花盡積蓄飛往美國拜師,幾經努力獲歐美咖啡認證。

adblk6

2014年,他代表台灣前往意大利參加有「咖啡界奧運」之稱的「WCE世界盃咖啡烘豆大賽」,參賽者從拿到大會提供的生豆起,必須憑藉著多年的經驗,先寫出一份生豆分析報告,清楚說明拿到的生豆是否有瑕疵、好壞豆的比例、豆子水分飽和度等;再據此寫出一份烘豆企劃書,從拿到豆子後一路研究分析,直到比賽的第三天,才能真正站上烘焙機開始烘豆。3天的比賽是努力14年的縮影,一身沾滿了咖啡燻香味的賴昱權說:「如果你沒有愛,你無法在這件事情登峰造極,因為你不夠瘋狂,便無法百分之百地投入。」最終賴昱權勇奪世界烘豆冠軍!他以熱情為動力,把失敗當養分,13年來,咖啡已化為生命的信仰,他更以「世界第一」證明了夠瘋、夠傻、野心夠大,才有機會創造更多成功的可能。

其實咖啡在台灣的歷史已經超過百年,最早從英商「德記洋行」,來到台灣經商,發現台灣的環境和南洋及中南美洲相近,認為適合種植咖啡,便在1884年(光緒10年),從馬尼拉引進一百多株咖啡苗木「阿拉比卡」,甲午戰爭後,日本人佔據台灣,也極力推廣經濟價值很高的咖啡,如今在台灣中南部的台南東山、阿里山、雲林古坑、南投國姓、惠蓀林場、花蓮瑞穗、台東鹿野和池上都有出產咖啡,雖然台灣產豆數量少,卻引進世界所有好豆、好咖啡機、好烘豆機,最重要的是有一批充滿熱情的咖啡職人,他們很願意與你分享本身對咖啡累積的知識與感動,下回到台灣別忘好好品嘗。

adblk7

 

巫宗霖

台灣觀光局駐香港辦事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