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冠狀病毒病第五波疫情嚴峻,每天確診人數仍然攀升。疫情下很多弱勢社群,包括外籍家庭傭工、少數族裔人士、殘疾人士、染疫者、疫症康復者等等,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有些群體被污名化,有些染疫者更被歧視,甚至被解僱。
近日有傳媒報道,一些感染了冠狀病毒病的外籍家庭傭工,被僱主解僱和趕離居所,以致流落街頭;或是被安排在不合適棲身的地方,令他們無法得到應有的治療;更有外傭痊癒返家後被解僱。對於她們面對的困境,我深表關注。這些個案的行為有機會構成違法的殘疾歧視。根據《殘疾歧視條例》,僱主基於員工患病而將其解僱,即屬違法,不論是確診個案或只是僱主錯誤假設員工染疫的個案,上述行為亦會違反《僱傭條例》。
此外,早前一些媒體將報道重心放在一位確診者的族裔身分上,網絡上充斥一些對該族裔惡意的批評,導致南亞裔社群代表亦向我表示擔心相關的報道會否加深一般市民對他們的歧視。有些社交媒體的留言呼籲不要訂購由少數族裔人士負責派送的外賣服務,傳媒亦有報道一些被圍封檢測的居民被僱主解僱。我再次重申,大家不應基於確診者的背景貼上標籤,避免促成對某些群體的偏見。
在疫症爆發以來的兩年多時間,平機會已經多次公開呼籲,希望社會人士不要基於染疫者的背景歧視整個族裔、行業或社群。染疫者只是群體中的個別人士,並不代表整個群體。再者,受感染者亦非存心染疫和播疫,除了極少數違規者,其餘大部分都依循抗疫指令和滿足檢疫要求,防疫工作不見得比他人少,只可惜不幸染上這極易傳播的變種病毒,更不幸地把病毒傳染給身邊的人。他們其實是病人、是受害者,絕不應受到唾棄,被視為罪人。指責和排斥無辜者絕對不會有助大家預防感染,反而抹殺了不同種族和階層一直以來在抗疫路上的付出,對整個社會共同抗疫造成打擊。
面對Omicron變種病毒肆虐,社會各界和市民需團結一致,遵守各項防疫和抗疫措施。我們必須時刻保持理性,更應避免作出分化、製造社會矛盾和歧視性的言論及行為。在對抗疫情時,我們亦應以同理心,體恤有需要的人士,例如保障患病員工的健康和安全、彈性處理員工因受隔離檢疫或強制檢測而未能上班的病假或休假要求等等。憑藉中央全力支援香港的防疫和抗疫工作,社會上下一心,全力抗疫,我相信我們定能戰勝疫症,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