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談到,這個出產飛驒牛、電影《你的名字》的取景地,每年6月第二個周日都舉辦飛驒高山超級馬拉松,我用了足足6小時,上了39公里斜路才到達第二檢查站(39km)。可能大會見大家爬坡爬得這麼辛苦,所以特別在這裡提供凍可樂,讓大家暫時爽一爽。
除了可樂,另一項很有幫助的,就是可以在此取回寄存的行李。雖然天氣清涼,但還是出了不少汗,換上乾爽的衣服和襪子後,整個人都精神起來。
先苦後甜,後半段就是下坡路了,先是長達10公里長的大下坡。去年,我就是在這裡觸動了右腿的傷患,結果一拐一拐下,未能於關門時限前通過下一個檢查站(丹生川支所)而被剪帶飲恨。今年,幸而再沒有傷患的困擾,可以輕輕鬆鬆「碌落山」了。
10公里的下山路,心和腦袋都盡量放空,我並不刻意加快,只是任由地心吸力帶領自己向前。已到中午時分了,太陽正正在頭上,但陽光曬下來並不似香港般毒辣,而是帶來一點溫暖,感覺好舒服。
大會今年順應民意,把飛驒牛放在第三檢查站,到達後連忙左手一件飛驒牛,右手一杯可樂狼吞虎嚥起來,好不爽快!距離終點只有14公里,還有兩小時多的餘裕,應該「實食冇黐牙」,可以順利完成賽事了。
最後,我完成了71公里的超馬,距離賽事時限只剩8分鐘,也算是有點驚險。
在終點線上,可見到主辦單位對每一位參賽者都尊重:並不只第一名才可以衝線,每當有跑者到達,工作人員都會重新拉起終點線,讓每個人都一嘗「衝線」滋味;衝線後,賽會代表(不是義工)會親自跟每一個完賽者握手恭賀;最後就是由義工替完賽者掛上獎牌。
對於飛驒高山超馬,我會選給予9分(減1分是因為今年的紀念Tee太過平凡)。大會安排、賽事準備、沿路指示均十分清晰,而且補給豐富;沿路風光如畫,行走於鄉村林道之間,猶如置身於世外,而且有當地居民熱情支持,71公里亦不難捱過。
況且,高山飛驒一帶本身有不少值得一遊的景點,如有能力戰超馬,在香港6月的炎炎初夏,跳到較涼的飛驒高山之間跑跑,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呢。
文:Leo FB Page:https://www.facebook.com/marathonscenery/ (RTW由一群愛去外國跑馬拉松的作者組成,藉著跑步觀光及體驗外地風土人情)